章丘多才子 五里三进士
(2011-06-15 02:07:44)
标签:
杂谈 |
章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历代名人辈出,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词人李清照、近代著名商业资本家孟洛川的故乡。有“齐鲁圣贤地,章丘多才子”之说。五里三进士,在封建社会科举史上并不多见。
话说,在明万历丁末科,山东章丘县一场中进士三名,即:章丘城南华家庄谢启光(户部尚书),城西大高家庄焦磬(兵部尚书),城东南金盘庄胡世藻(官至督堂)。华家、大高、金盘三村呈鼎足之势,相距不足五华里。无独有偶,至清道光三十年,天下举子进京会试,一场中,章丘又中三进士,分别是:章丘城北门里黄维汉,城西大高庄焦兆俊,城西阎马庄术其洪。章丘城、大高、阎马相距亦不足五里,故人称五里三进士。前后两次会试,章丘分占三名,且相距不足五里,史不多见,一时轰动京畿,名扬天下。三进士之一谢启光的逸闻趣事,足见封建社会的官场之黑暗。谢启光,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左侍郎。顺治间降清,官至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是清初为数不多的汉族六尚书之一。据称,在清康熙年间,山西省十六岁的万某,来章丘任知县,因年幼未娶,有嫂辅政,代掌印绶。有一年,谢启光奉旨离京巡视,途径章丘时,人马住在县城南门里官店里。按当时清律带职钦差是不准私自还家的。万知县率衙役来官店参拜。谢见其年幼,有意捉弄,便设宴款待,推杯换盏,酒足饭饱,席毕回衙,其嫂问:“为何来晚?”万答曰:“尚书大人盛意留宴,盛情难却,望嫂娘见谅”。嫂问:“酒馔如何?”万说:“玉液佳肴,美不胜收,其中猪乳甚是可口”。其嫂听后柳眉倒竖,杏眼圆睁,甚是气愤,怒责道:“你身为知县,枉读诗书,受此大辱尚不知晓。谢启光要你吃猪乳,是骂你吃奶的孩子,焉能在其故里做父母官。”万如梦初醒,马上就要派人捉拿谢。其嫂忙劝道:“你区区七品,怎能与堂堂一品钦差大人作对,为今之计,谢奉旨降乡,莅临桑梓,按律亦不能窃入回家。明天一早,你去官店谢恩,若谢在,一切罢休;如不在,你速回城抵谢宅,探听虚实。若谢回家,那时传令捉拿也不迟。”按清律知县在其城隍之内,有权惩治一切违法的王侯将相直至朝廷驸马。第二天,谢启光果真回家,万知县下令四门紧闭,严加查防,捉拿谢。谢闻后,大惊失色,欲逃不得,欲拼不能,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幸好一家人献策说:“为今之计,只能如此这般方能脱险。”谢急问:“如何?”家人遂领谢入后院,命工匠把大马车后盘凿开一大方孔,让谢伏在车盘上,口对方孔,身上罩一粪篓,再盖之以粪。于是套上骡马,径直出了南门,脱险而出。万知县见大势已去,只好引颈自刎。从此谢万两家仇深似海,谢为了斩草除根,令其门生去山西万之故里任知县,声言要刨“万”根,吓得万氏更姓为“千”。由此可见,满清官场是何等的黑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