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爱梅:假如再给我3000万

(2011-06-14 14:54:25)
标签:

杂谈

分类: 豫商.事

杨爱梅:假如再给我3000万

| 本刊记者  王振芳

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之后去广场上跳交谊舞,然后回去洗漱、吃饭、上班。6点半下班,吃饭洗澡之后,约上一帮朋友打双升。

看了这样的日程安排,如果你觉得这人无非就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那么,你真的错了,这是一个拥有将近200亩生产基地、管理500多工人的企业家。

她就是郑州光大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爱梅。

已到花甲之年的杨爱梅,眼睛闪着年轻人的光彩,商人的精明。她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说起话来条理清晰,思维异常清晰、敏捷。

杨爱梅原来在郑州公安系统上班,1979年下海倒腾生意,什么都干,卖过录音机,卖过百货。1983年,有一个在国棉四厂上班的朋友建议她做纺织,当时杨爱梅就说:什么斜纹、平纹我都不懂啊,怎么搞纺织?朋友告诉她,你不会我们教你。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杨爱梅与纺织结下了缘分,这一打交道就是将近30年。最初的时候,她在工人路上租了一个小铁皮房子,找了三个待业的工人一起干,主要是做贸易。一开始的日子非常辛苦,杨爱梅的耳边至今还回响着每逢下雨下冰雹的时候,铁皮房子上那咚咚的响声。

后来,工人路上的房子被拆迁,她搬到了纺织大世界。

个头不高的杨爱梅干起事来却是力量无穷,贸易事业顺利的同时,她有了办工厂的想法。到1995年,各项条件具备。她就在该年6月份盖起了厂房,10月份,产品就生产出来了。最初生产的都是黑布和白布,没有印花,主要出口阿拉伯等国家。印花的工艺是后来才引进的,“进去的是白布,出来的都是各种颜色的布匹。”说起这些,杨爱梅眉飞色舞。

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去车间转转,不管有多累,外面多热,只要走进车间,杨爱梅就会感觉浑身舒爽,丝毫不觉得热,要知道车间有很多烤干的大烘桶,比外面的温度要高出很多。

就是凭着这股干劲,光大纺织发展势头很好,这引起了相关政府领导的重视。2006年,郑州市规划建设纺织产业园,当时的相关领导找到杨爱梅,希望像光大纺织这样的龙头企业能率先入驻。

对于入驻纺织产业园,杨爱梅并不想参与。“我当时已经60岁了,我想轻松一下。”杨爱梅皱起眉头。

一天,主抓纺织产业园的市长亲自找到杨爱梅,要她开一个会,到了她才知道,就是入驻纺织产业园的签约意向,领导劝她,就是个意向,先签了吧。无奈之下,她只有照办。当时,她没有想到,此举让她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的同时,也让光大纺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

之后的困难显而易见,产业园的路没有修通,配套设施不到位,而征用农民土地的费用,第一笔她就交了800万元。接下来建厂房也需要大笔资金,怎么办?杨爱梅说,那段时间是自己最困难、焦虑的时候,天天往政府部门跑,有一段时间她甚至觉得都活不下去了。“人还得往前看,我难受的时候经常自己开车到荒郊野外大哭一场。”杨爱梅说。

最后,郑州银行贷给杨爱梅5000万,解决了燃眉之急,厂房建了起来,原来建设的十条生产线上了三条半。

“去年我们的产值是1.7亿元,今年是两个亿,如果我们的生产线全部装满产值可以达到10个亿。”杨爱梅说,除却自有资金,要想装满生产线还需要3000万,目前,这也是她急需解决的事情,正在跟几个地市银行接触。

“有了这3000万,十条生产线都装满,生产稳定了,我们也打算上市。”杨爱梅计划着光大纺织的未来。

而她对自己的规划则是,再大干三年,到时将企业交给独生女打理,自己周游世界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