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新能源汽车能否弯道超车

(2010-10-21 12:09:59)
标签:

杂谈

河南新能源汽车能否弯道超车

| 本刊记者 王鸿玮

 

河南的汽车业在行业内地位并不靠前,在新能源汽车日益被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河南是否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实现弯道超车,缩短差距?

 

华丽现身

 

今年6月份以来,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和联盟不断出现,让人应接不暇。

6月1日,我国针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研发新能源汽车的激情被点燃。

9月14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公布。新能源汽车被国务院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纯电动车为主攻方向。除此之外,多部委也正在分头制定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车俨然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大红人”。

各种汽车联盟的成立也暂时告一段落,“国际队”——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国家队”——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行业队”——TOP10电动车联盟、“地方队”——北京、安徽、河南等省市都组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这些政策和联盟,就像一个个蜘蛛网一样,或紧密或松散地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企业组织起来,到底哪个更有效,哪种形式更能促进产业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比较优势

 

在河南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第三次会议上,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韩建方建议河南利用现有的电池技术,在缺乏国家扶持的劣势下,让电动汽车“弯道超车”。在他看来,河南的电动汽车产业基础雄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处于全国的前列。

实际上,作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大省,河南在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上并不落后。“我省是最早开展电动汽车技术研究的省份,电动汽车技术在全国领先。”省电动车辆工程协会秘书长杜凤臣表示。

而从产业基础看,河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在新能源客车的技术研发方面,郑州宇通集团走在同行前面。早在2005年郑州宇通集团就完成了11米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开发,2007年完成12米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开发,并研发出国内首台14米混合动力、首台LPG气电混合动力等10款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其中7款获得国家公告。“我们掌握了电控模块成型技术,是国内首家拥有此项关键技术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实现新能源客车的批量生产。”宇通副总工程师吴晓光表示。 

郑州日产势头强劲。正在筹建中的电动汽车河南基地,投资目标为14个亿,目前已经有4款车型上市,其生产的御轩纯电动MPV、C16A纯电动MPV等服务车型,已被国家电网公司列入“国家电网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项目”的推广车型目录。

新加盟河南的海马汽车和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制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海马汽车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汽车。奇瑞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顺利,混合动力系列的A5于2009年1月大批量上市,纯电动汽车系列也开始量产。

目前,我省已决定把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战略先导产业优先发展,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力争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动汽车基地。加快环宇集团、金龙集团、中航锂电、科隆集团等骨干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至2012年力争1-2个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支持郑州日产、郑州海马、宇通客车、郑飞装备等骨干企业整车产业化,至2012年力争2-3个车型市场份额居全国前列。

 

发展困境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涉足电动汽车领域的企业已经有10多家,分布在郑州、洛阳、新乡等地。但河南的电动汽车目前都处于“样车”和试运行阶段,商业化程度不够,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研发费用高,运行成本也较高。新能源汽车如何实现商品化,是当前车企面临的共同难题。

有学者认为,现今新能源汽车商品化存在技术和政策两方面的障碍。新能源汽车已经上路,但如何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尤其是像传统轿车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面临的难题是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标准制定,已成为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尤其是进入私家车领域的重要环节,工信部及科技部等部门正在迅速推进之中。

其次是技术瓶颈,尤其是电池。目前,国内企业研发的电动车所采用的大多数是锂离子电池,但除了比亚迪生产的电池之外,多数续航里程和最高时速都十分有限,寿命较短,同时安全性亟待提高。

再次是新能源汽车的高成本和高价格,以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为例,最便宜的售价10万元,而同型号的普通汽车售价只有三四万元。

 

整合赢未来

 

如何实现产业化发展成为横亘在新能源汽车面前的一个鸿沟。

到现在为止,全国只有深圳、上海、山东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优惠补助方案。河南省政府决定,推动郑州、新乡进入国家第二批“十城千辆”试点城市,并尽快研究制定《河南省电动汽车资金补贴及优惠办法》,对电动汽车研发、示范运营车辆的购置和配套设施建设予以补助,对电动汽车消费者在购置、使用、维护等环节中给予政策优惠。

事实上,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被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认为是撬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点。

“要想实现我省在电动汽车产业异军突起的战略目标,靠现有企业单打独斗、盲目冲击是办不到的,只有以省政府为核心,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河南省电动汽车崛起工程,建立起在全省范围内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的攻关机制,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一位长期研究电动车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