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威电子创业板拔得头筹

(2009-11-03 10:30:30)
标签:

证券

股票

汉威

气体

任红军

河南省

分类: 豫商.事

汉威电子创业板拔得头筹

|本刊记者   王振芳       |李 

 

汉威电子上市后,任红军持有股数为1585.4290万股,如果按照27元/股计算,任红军的个人财富也将增至4亿元。

 

尽管冬天的脚步越走越近,但对于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威电子)来说,这个冬天将不会太冷。

9月18日,汉威电子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审核,成为河南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也是创业板开板以来首批10家上市企业之一。

之后,汉威电子的主要管理团队齐聚上海,准备路演。“最近太忙了,主要围绕路演进行准备。”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刘瑞玲在电话里告诉记者。9月24日,汉威电子进行了网上路演。25日,进行了网上申购。“估计10月15日后就能挂牌了。”汉威电子董事长任红军表示。

汉威电子此次公开发行1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按照确定的每股27元的发行价格,总股本对应的市盈率达60.54倍,汉威电子首发将募集资金4.05亿元,远远超出此前预期的1.8亿元的数额。

在气体检测仪行业长跑10年,汉威电子最终与资本会师。

 

家族企业的蜕变

汉威电子的前身为成立于1998年的河南汉威电子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高新技术区,是国内最早从事气体检测器的企业,董事长任红军是汉威电子的创始人。

出生于1967年的任红军,历任郑州晶体管厂技术员、工程师,郑州汽车客运总公司下属科达电子厂高级工程师、副厂长,后在郑州汽车客运总公司货运中心担任仓库管理员工作。

“后来担任仓库管理员主要是因为原国企单位经营不善,被并入另一国企,缺乏专业技术岗位。但也由此激发了我开始创业的道路。”谈到当初的创业,任红军感慨万千。

同时,在任红军决定创业时,正赶上国际检测仪器仪表制造业开始从发达国家向亚洲国家转移。而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优惠的产业政策,也吸引了大批海外资金涌入国内投资建设气体传感器及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生产线。

在这种背景下,1998年,河南汉威电子有限公司成立。设立之初,汉威电子完全由任红军家族成员控制,仅有3名股东,任红军、任红霞、钟超分别持有公司60%、20%、20%的股权,而任红霞是任红军的妹妹,钟超则为任红军的妻子。

这种家族全额持股的状况维系了长达9年时间。直到2007年12月2日,经公司股东会同意,决定向钟克创、刘瑞玲等35名自然人转让汉威有限股权的决议。其中,刘瑞玲为汉威电子副总,钟克创为钟超之弟。

“公司的管理团队包含了技术、营销、管理等各专业的管理人才,年富力强,尽责敬业,我为有这样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感到骄傲。”任红军对他的管理团队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而采取的股权激励机制则起到了稳定公司管理层的作用。

转让后,原公司三大股东任红军、钟超、任红霞持股比例大幅下降,但任红军家族依然拥有汉威电子的绝对控股权,发行前任红军持有公司36.032%股份,为第一大股东;钟超持有公司16.565%股份,为第二大股东,两人合计持有52.597%股份。汉威电子上市后,任红军持有股数为1585.4290万股,按照每股27元计算,任红军的个人财富也将增至4亿元。

2008年6月22日,汉威电子引进战略投资者宁波君润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君润)。该公司注册资本从4100万元增加到4400万元。该公司向宁波君润发行30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6.818%。

针对这种家族企业的蜕变,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认为,家族控制是中国企业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的影响过大,将使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通过管理层持股将有助于留住优秀人才,稳定企业经营团队。而引进战略投资者,将会加强企业与外部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同时,一些学者也表示,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如果能将家族企业的一系列天然优势发挥出来,大大克制住家族企业的天然劣势,做大做强做久是完全可以的。

 

集中优势谋上市

当问到汉威电子在短时间内成功上市的秘诀是什么时,任红军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企业的规范成长很重要,    这样就没有所谓的硬伤,我们公司的优势明显、成长性良好,符合创业板的要求,而且我们选择了非常好的上市团队,所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整个上市工作。

汉威电子的保荐人国金证券的何劲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创业板的推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堆积资本市场的机会。

在何劲松看来,公司的规范运作,是能够上市的基本要求。然后是前几年的经营业绩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并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这样才会在未来有较好的成长趋势。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气体检测器的企业,资料显示,汉威电子目前主要业务是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气体检测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自营产品出口,拥有了从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气体检测控制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随着国家对环境因素、低碳经济的重视,对气体检测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过去3年,汉威电子成长迅速,据汉威电子公布的2006~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的数据显示,2006年为2909千万元,2007年为6488千万元,2008年为9733千万元,而在2009年上半年就达到了5269千万元;幅度增长之高十分明显,由此可判断,2006年至2008年的每股净资产分别达0.3322亿元、0.422亿元、0.9127亿元。

“如此高的增长幅度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化工、环保领域使用的毒性气体检测仪器,酒精检测仪,石化、煤矿等领域使用的红外可燃气体检测仪表,这也将成为今后企业主要的收入增长点。”同时汉威电子的客户行业非常广泛,主要有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油田、炼油企业、化工企业,及新奥燃气、港华燃气等知名企业。

目前,国内生产气体检测器的企业已有300多家,但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相对集中,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的不足20家,汉威电子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家。据汉威电子招股说明书显示,在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上,炜盛电子(汉威电子全资子公司)占53%,这意味着国内2件产品中即有汉威电子的一个。而国内气体检测仪器市场,汉威电子市场占有率为17.7%。

在国内市场,其他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的传感器主要依靠市场采购,部分甚至依赖国外进口,而汉威电子则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发,已经基本掌握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核心部件——气体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技术,拥有专门的气体传感器生产线,可以生产半导体类、催化燃烧类、电化学类、红外光学类等主要种类气体传感器。

据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汉威电子及全资子公司共拥有31项专利、29项专利申请,9项产品取得高新技术产品认证,19项产品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

“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12人,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核心技术人员8人。”任红军说。

在国际市场,与公司竞争的企业几乎都来自日本、美国等人力成本高的发达国家,汉威电子在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潜在的短板

汉威电子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有着高风险,何劲松对此表示:“现在汉威主要优势是技术的领先,而最大的风险是能否跟上技术的变化。”汉威电子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技术上投入比较多,也有一个持续创新的机制。目前,汉威电子在上海、深圳等中心城市设立了研究机构,进一步增强技术力量,从而巩固着行业优势。汉威电子董事长任红军在接受某网络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未来将会把汉威电子的研发比例提高到7%。

同时,据资料显示,汉威电子的产品从2006年至今,外销比例达30%~40%,这就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多数行业的市场需求不足。受金融危机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出口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公司通过扩大国内销售保持了营业收入的增长,但是全球市场的低迷对公司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果全球经济恢复缓慢,或者进一步恶化,则将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任红军也客观表示。

而此次创业板上市,对汉威电子带来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最直接的就是拥有直接融资的平台,大量的资金则是进行技术升级扩大规模的首要条件。

据汉威电子招股说明书显示,汉威电子此次募集资金将投向年产8万支红外气体传感器、7.5万台红外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项目、年产25万台电化学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项目及客户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18157万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