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制,谁为巨额费用买单
(2011-12-07 09:18:00)
标签:
改制学校家长教育 |
分类: 【教育•文化】 |
今年我县三所省重点学校——宝应中学、实验初中、实验小学在卖给王玉芬十年后终于又回到了宝应政府的手中。想当初王玉芬用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手法从宝应政府手中获得三所学校后,十年期间又卷走了宝应人们上亿的血汗钱,最后又带着一笔政府用来回收的不菲巨款笑着走了,这笔钱有人说是一点多亿,也有人说有四个亿,不管是多少,与她当年带来的几百万相比已是天壤之别,王玉芬也总算是满意而归了。
其实当年国家提倡民办学校的初衷是鼓励民间力量办私立学校,或将一些管理不善的非重点学校有偿转让给私人,但对于重点学校国家则是禁止转让给私人的。然而国家再明文规定,地方政府照样有办法把重点学校卖给私人,而且总是很大方的半卖半送,结果是国家蒙受了损失,某些个人落到了实惠,而最后却由百姓来为这些损失买单。
现在政府从个人手中收回学校,付出当初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费用,国家再一次蒙受损失,个人又一次得到实惠,而这部分损失最终又会由谁来买单?——毫无疑问,仍然是老百姓!
学校还是那个学校,老师还是那些老师,所不同的是年年更换的学生。而身在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家长,谁不望子成龙,谁又不望女成凤?所以作为当地最好的学校,不管这个学校是姓“公”还是姓“私”,也不管这个学校是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入学还是要收“择校费”,家长们总是想方设法的让孩子进去读书——因为这是最好的学校!因为这里有最好的老师!就如我们县的三所学校,当年属政府时不收钱按施教区和成绩入学,家长们趋之如骛,后来变成私人的要交高额费用,家长们依旧争先恐后,现在收回了,虽然表面上是公费义务教育,但需要交高额费用的学生仍占大多数,虽如此,想上的还是比比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公开质疑,依旧到处找关系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读书。
个人老板揣着巨款笑着走了,政府不得不弥补当初犯下的错,又总为财政的赤字而发愁,如今看着百姓依旧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献”上“择校费”来填补财政漏洞,政府何乐而不为呢?
欢迎点击我的相关博文:
《闻翔宇收回有感》
《教育减负》
《浅谈中国教育之二》
《浅谈中国教育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