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字幕的喧宾夺主以及消极怠工

(2014-10-20 14:13:22)

配音还在继续着“嗨,我的老伙计”,翻译字幕也在继续着把黄段子全翻没的原则,《银河护卫队》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引进片面临的最大困难,除了档期之外,还有翻译。多少年了,国内的翻译还停留在这个地步。

说起来也不是多高的要求,准确就行,偏偏这一点就无法达到,“天马流星拳”是没有了,甚至原因“天马流星拳”都变成“马的蹄子”,这是《银河护卫队》的最大问题,即使我们看台版预告,那几个逗比的场景都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而正式进了影院忽然发现,原来一些都不好笑?

但分明,这是一部喜剧。

关于《银河护卫队》字幕翻译的不准确以及错误我不愿多说,网络上有铺天盖地的帖子在批评这个叫贾秀琰的翻译者,我只是想说,我们习惯于看固定几个字幕组的翻译作品,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快的速度,而是那些翻译让人安心,不扯淡,不乱来。就在不久以前,我们还在嘲笑着那些乱来的字幕,可短短几年时间,这个乱来,就已经蔓延到影院了,尽管与此同时,不正规字幕组乱来的频率在逐渐减少,我们称之为转移。

如果你把歧视的“耗子”翻译成亲切的“小浣熊”,把“外面”翻译成“里面”,那我只能说你在乱来。

当然很多文化差异,尤其是这种涉及到集体记忆与怀旧的电影,国人的感同身受自然差了很多,许多隐藏的彩蛋,比如飞船名称,比如说话出处之类只有美国的观众能够理解,对于这样的状况,网络字幕组的做法是会在上面加一条注释说明,而院线引进片的做法是: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反正随便翻译就好了……这让人觉得,免费的的确比收费的好,而且是在质量方面。

国内翻译的条条框框太多了,翻译一次字幕就相当于一次审查,自然那些骂人的字眼不能出在大银幕上,于是争狠斗勇变成了亲昵嘲笑,原本是发狠爆菊花的,变成了吃大餐,原本是淫荡肮脏的,变成了这里真臭……一部到处是段子台词的电影,变成了到处是无聊废话的电影,这让观众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至于像“特蓝星”这种奇怪的译法,更是数不胜数了。

这让人怀疑引进方对翻译的不重视,似乎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控制一部影片的翻译,只要结果是通过审查就得了,准确与否,普通观众看不出来,最多走出影院时吐槽声“无聊”,而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这样下去,或许过不了多少,“对不起我实在编不下去了”的字幕会在大银幕上出现,毕竟,现在不是正流行这种文化吗?

喧宾夺主或者消极怠工都不是字幕翻译所需要的,我们仅仅是要求准确而已,有那么难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因奇观而牺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