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生》,没有一个方面不是软肋
(2011-09-14 11:58:54)
标签:
韩庚吴尊刘谦大武生《千里走单骑》《霸王别姬》娱乐 |
很久以前,我瞅着高晓松在美国画的那几张简笔画对别人说,瞧,大武生,多气派的名字。那时候我对这部电影还是报有好感的,但也只那么一段时间,直到演员、幕后、剧本确定,这种好感便荡然无存,兴许,在开拍前,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最美好的,那是一张白纸,你不晓得里面会有什么神奇的变化,等到框架搭起,子丑寅卯你便能瞧出个端倪。
但还是心存侥幸,只是源于京剧。
我相信传统的深厚的东西总能激起人们创作经典的欲望,那些文化积累甚至在不经意间便能影响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譬如京剧,中国拍京剧的电影不算太多,把京剧当作一门学问拍摄的电影更是屈指可数,但至少这三十年来,这一方面的电影还没有怎样的颓败,无论是《刀马旦》,还是《霸王别姬》,甚至是《梅兰芳》,都是同期电影的佳作,而到了《大武生》,你甚至不明白该是怎样的导演才能拍出如此平庸到惨不忍睹的电影。
先是编剧,原谅我对这位“中国第一编剧”的大不敬,我以为这样的剧本根本就是窝在家里看了几部80年代香港电视剧后憋出来的,兄弟反目到和好,这样一个滥俗的框架下看不出任何一点巧妙的心思,甚至不接一点地气,尽管我承认这算是个完整的剧本,但看不到任何人的影子在里面,交差之作,也不能如此敷衍,兴许邹静之对电影不甚喜欢,这些年也只编出了《千里走单骑》的不错剧本,而至于《第601个电话》、《赤壁》,实在是乏善可陈。
再说演员,韩庚、吴尊还年轻,兴许他们努力下去会有成就,这种电影也是中规中矩,暂且不表,只说大S与刘谦。似乎演了这么许多年,大S仍旧停留在最初的阶段,对于角色的纠结如果没有台词说明,你根本看不出来,这是演戏最低级的阶段,任何情绪都用对白说明,那你和报幕员也就没两样了。而刘谦,如果有评选年度最烂演员,其必登榜首,你很难理解舞台上变魔术时那个充满魅力的人怎么变得如此不堪,或许有很多人看到他心里只想着一件事:这家伙的戏份怎么那么多?
而导演,我只能说,高老师,您还是专心搞音乐去吧,正如电影里的那句台词,“祖师爷不赏你这口饭”,您怎么可以把京剧弄得如此毫无魅力?您怎么可以把一个中庸的剧本拍成大烂片?您怎么可以任由电影这样零乱散乱下去?如果你只能指望同情心与粉丝托起这部电影,那么,还是及早回头是好,对此,我只能解释为,力不从心。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电影,人各有长,何必非往那石头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