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盗4》,越雕琢,越不成器
(2011-05-23 13:05:21)
标签:
加勒比海盗4《加勒比海盗》德普《蝙蝠侠》罗伯·马歇尔娱乐 |
据说沈从文先生生前很爱改自己的文章,一心雕琢,改个5、6次是常见的事,而结果就是有人勒令他不要改了,原因是越改越糟,由此可见,费劲去精雕细琢也不是什么好事。
《加勒比海盗4》就是一精雕细琢的产品,你可见得许多方面的用心,却仍要说声“不好”,为何?品质与努力是不能划等线的。
鉴于前两部“空洞无物”的评论,这次“海盗们”在故事上做了很大的文章,尽管仍旧是个琢磨不出什么花样的冒险故事,但编剧在剧本上面花了很大的力气,故事简单用对白填充,你可以去问观众对本片台词的看法,恐怕都会觉得不错,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因为火候不足,总在那么半吊子的水平线上浮动着,如此密集的轰炸,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观众的疲倦,与厌烦,如果你耐不住性子,恐怕是要呼呼大睡了。
说起来,“费力不讨好”的地方实有不少。譬如音乐,汉斯·基默是个配乐高手,大约想配合流行的趣味,本片多用电子乐,原本最该出彩的音乐也由此变得稍显庸俗起来。譬如3D,据说电影有60%的镜头是用3D摄影机拍的,不能说不专业,然而影片呈现的效果却是3D可有可无,这是因为有些电影其实是不需要3D的,丛林与逼仄空间的戏用起3D来实在是无功可用,而该用3D的地方却又放弃了,类似最后的混战,不能不惋惜。
或许归根结底,他们还没明白我们看《加勒比海盗》到底图个什么,大阵仗,有,大冒险,有,大趣味,有,美中不足的是什么都求了个大字,而一些小而精彩的东西在整部电影中被故意忽视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前十来分钟还是兴高采烈的原因,事实上,我们看《加勒比海盗》,只是喜欢看德普的插科打诨以及那些小聪明,而不是看他逐渐变质为Lady Gaga。
第四部的确是德普的个人秀,没有了分支,使得一切围绕着这一个人前进,然而或许是有原著的缘故,这里的德普不再是那么吊儿郎当,即便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掩饰不了这个故事带给他的严肃与正经,在责任与是非的大框架下,个人色彩显然减淡不少。有谁喜欢去看一部没有灵魂的冒险片?恐怕是没有,《加勒比海盗4》显然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反面的教材。
你可见得到的一切努力却没有回报,这是件让人遗憾的事,但并不罕见,从来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但在一个好的基础上努力了半天却没有应有的效果,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了,或许罗伯·马歇尔想学诺兰,后者把《蝙蝠侠》打上了个人标签,并持续走红,他大约也想把这样一个俗套的故事和自己的标签想结合,但结果是,试验失败,试图改变是好事,但试验毕竟不是实验,这是要付出金钱与口碑的代价的。
而这一切最遭殃的,还是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