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遠山茅舍喜相逢,茶語禪心一坐中——南山流茶禪共修心得

(2015-07-22 15:30:53)
标签:

茶禪生活

終南山茅棚

南山學舍

茶禪共修

南山流

南山流茶禪共修心得
妙緣

遠山茅舍喜相逢,茶語禪心一坐中。
情寄終南雲深處,卻憶蒼松竹露濃。
 
習之源
初識南山如濟老師是在前年的一次茶會上,參會者有30餘人,來自全國各地。老師現場為大家演示了煎茶法,但因當時自己涉茶尚淺,對煎茶法的體悟只停留在表面上。雖體悟尚淺,但唐宋時期煎茶的氣場卻感染到每一位茶友。老師安靜地汲水烹茶,飲茶坐禪,淡然自若。烹出的茶湯口感清冽,回味甘甜!當時就覺得此種境界自是尋常人難以企及,須要多年修習茶事,方得此境!自此之後,就經常關注老師行蹤,希望能跟隨老師學習。卻因礙於俗事雜務,久不能行,常常引以為憾。乙未年結夏期間,聽聞老師在南山學舍公開講授南山流茶禪共修課程,於是放下手邊事務,來到雙峰山下,來到南山學舍,終得得償所願,能夠跟隨老師學習。
習之感
到達茅舍時已是日暮時分,滿山青翠,天藍雲白,似乎氧氣也比城裏要豐足很多,深吸一口,神清氣爽,一路上的舟車勞頓即刻消散。沿著崎嶇山道前行,經石潭,過溪流,就來到了通往南山學舍的小徑。小徑蜿蜒,每隔一段就有字牌提示:“應無所住”、“禪悅為食”、“茶禪一味”、“不亦樂乎”。現在回想起來,似乎已經在提醒學子們要安住當下,收攝身心啦!
進入山門,立刻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茅舍門前的自然山水,倚山而建的茶亭,碧潭之畔的禪房,恍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樣,別有洞天。古語有云:天下修道,終南為冠,此語果然不虛!這一刻連時間似乎也停駐在了這裏,爲期三天的茶禪慢生活體驗也由此開始。

習之悟
每天的茶禪修習生活從清晨六點鐘開始,灑掃、早課、經行。用過早齋,開始一天的 修習生活。正坐、止語、收束身心,聆聽老師開講,感悟茶禪意境,細細體悟其中意味。課間茶歇,除了精美點心,還有紫筍茶、儸岕茶、柿葉茶、松針茶等,堪稱豐足。每天的修習都是對安住當下的訓練!正坐,用來收束身心;調和五事,用來作修習準備;折疊茶巾、抹試茶碗,用來平心靜氣,去除雜念。汲泉、煎水、潤茶、瀹茶,每一個步驟無一不體現出茶禪一味的境界。正如老師所引用古人詩偈裏說的那樣:“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止體安然。”其中況味,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茶禪慢生活的豐富意趣。
 
南山流弟子  妙緣
於乙未年夏月
 
茶庭麗影
參訪留念

山中用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