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传说-捶丸*宋扒村窑捶丸步打球

标签:
宋扒村窑捶丸宣宗行乐图步打球春建博物馆春建私人收藏草庐文化 |
分类: 古瓷 |
年代:宋扒村窑捶丸
http://s2/middle/627d2537tb8fafe4cea91&690
年代: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距今约1000年左右}
http://s7/middle/627d2537tb8fafef88ae6&690
【名称】:扒村窑捶丸
【类别】:瓷器
【年代】:年代:宋朝
【文物原属】:宋朝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春建私人收藏
http://s13/middle/627d2537tb8faff82c9cc&690
【简介】:本馆收藏的这两枚捶丸,为宋代,相传出自扒村窑窑址,它圆圆的球身上有着圆形的纹饰,捶丸传世极少,虽无经济价值可言,但文物价值极高。因为它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在古代一些文献中就有记载。而且捶丸的历史可是要比现在的高尔夫古老的多的多,因而弥足珍贵,品相完美无缺。
http://s4/middle/627d2537tb8fb0075c613&690
打球作
唐鱼玄机
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拨弄
有遮拦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
却恐相将不到头
毕竟入门应始了
http://s12/middle/627d2537tb91f93c298ab&690
[相关文字故事]:(摘自网络)捶丸,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该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捶”即击,“丸”即球。
http://s5/middle/627d2537tb91f94aaf584&690
我国古代的步打球比欧洲曲棍球的历史要早得多,大约在公元八世纪,东传到了日本。现存日本古都奈良正仓院北仓的一条隋唐时期的花毡上,就织有一儿童在作步打球的形象。这条花毡长236厘米,宽124厘米,花毡的图案由花朵和一作击球状的童子组成,击球的童子右手执一弯月形球杖,正在弓身曲腿作击球状,在其左方绘有一球。整个图案生动地表现了唐代童子击球的生动场景。因此,欧洲的曲棍球与中国的步打球之间应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http://s16/middle/627d2537tb91f95354d1f&690
捶丸,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改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捶”即击,“丸”即球。
http://s13/middle/627d2537tb91f9592063c&690
http://s1/middle/627d2537tb91f9648e7d0&690
《宣宗行乐图》局部
http://s4/middle/627d2537tb91fd345e923&690
http://s15/middle/627d2537tb91fd39f90ce&690
《锤丸图》选自于明朝杜堇所画《仕女图》,老松树下,两位丫环权充杆弟,三位簪花仕女优雅推杆,“球”用木或玛瑙制成,像鸡蛋大小,类似于今天的高尔夫球。顾名思义,锤者打也,丸者球也,是我国古代球戏之一,由盛行于唐代的“步打球”发展而来,在其极为鼎盛的宋,金,元三代,捶丸运动成为皇帝和王公贵族的高贵运动,至元代出现了一部署名宁志斋编写的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在苏格兰出现的现代高尔夫球,其形制,运动规则与我国古代捶丸有着惊人的相似,显然具有源与流的关系,而且捶丸的历史记述比高尔夫球的最初出现还要早472年。
泰山岱庙宋代刻石雕画:宋代锤丸图
http://s2/middle/627d2537tb91faea4aff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