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白谦慎题跋看“永和九年砖”与“临河序”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
1660年前的东晋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41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吟咏,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写下了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千余年来,因为王羲之、因为兰亭序,凡是与永和九年相关之人、事、物都会引起人们格外关注。清代四大藏书家之一的潜园老人陆心源之千甓亭藏汉晋古砖千余块,永和纪年中唯独缺少永和九年,一直引为憾事。近些年“永和九年”砖屡出,安吉金翔先生之抱甓精舍、郑州王秋人先生之永和堂、湖州叶克勤先生之和斋均藏有多品。
近日,朋友精拓“永和九年砖”,旅居美国的著名学者、书法家白谦慎先生为之题跋。砖出余姚,藏湖州惭云楼,而白先生题跋精品(尺寸:45cm×68cm)已入藏三惜草堂矣。题跋释文如下:
晋永和九年砖
安溪白谦慎题于波士顿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
右《世说新语》所录王右军“临河序”,与定武、神龙诸本相较少一百余字,八大山人所书兰亭序,皆以此为本。遂有学者以为,右军或当有临河序墨迹传世,亦属臆测之意。
云庐主人白谦慎识
1965年6月,郭沫若以李氏三大疑点说为重要论据,在《光明日报》发表长文《由王谢墓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认为兰亭序不仅书法是伪托,连内容也被后人篡改。此文一出,南京文史馆馆员、书法大家高二适即著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予以反驳。有意思的是,高文一个重要的论据也出自《世说新语》,此书“自新”类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晋的征西将军戴渊年轻的时候曾经干过劫道抢掠的勾当,一天劫到了著名的文学家陆机头上,陆机劝他改过自新,并且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当权者。刘孝标的注便录有这封著名的“荐戴渊书”。高二适将《世说新语》注与《陆机集》里的“荐戴渊书”两相比对,证明刘孝标注的引文既有删节也有增添,可见李文田依据刘孝标注证“兰亭序”为伪作是站不住脚的。
但对于《世说新语》所录王右军“临河序”,历代皆有认同者,其中八大山人影响最大。他在岁左右几年中,就多次书写过《临河序》。据研究、鉴赏、收藏八大山人最具权威的旅美著名学者王方宇先生统计,自康熙癸酉(1693年)至康熙庚辰(1700年)八年内,款署八大山人的《临河序》他所见共18件,其中伪作6件,真迹12件。“遂有学者以为,右军或当有临河序墨迹传世,亦属臆测之意。”(白谦慎语)
(八大山人《临河序》尺寸:150cm×90.3cm
原为五桂山房欧初藏品)
另外,用楷书题跋,当代只有两位最地道。前有史树青,今有白谦慎。白先生的老友丛文俊先生评价其楷书“用笔清穆、和婉、尔雅、恬淡,几若不食人间烟火,令人回味无穷。”而白先生系著名学者,书法只是余事,两年期在致江苏某画廊邮件中就曾提出,不题斋馆号,不题跋拓片,坊间也极少见到他的此类作品。从这个角度讲,这件极具学术性的题跋书法就显得格外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