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顺其自然」的意思

(2013-12-26 09:13:43)
标签:

转载

分类: 杂谈随笔札记评论序跋
原文地址:「顺其自然」的意思作者:傅佩荣

我们从小接触的国学,主要是儒家思想。具体的管道是中学阶段所念的「文化基本教材」,把《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重要篇章收录其中。因为列入考试科目,所以同学们认真背诵了一些经典。

但是,关于道家,则念过其基本教材的人并不多。即使是大学的哲学系与中文系的毕业生,也未必念得懂《老子》与念得完《庄子》。因此,我们对道家思想常常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譬如,听到「无为」一词,我们想到的是「无所作为」。那么试问:员工上班时能够无为吗?老师教导学生时可以无为吗?显然不行。深入探讨才明白:原来「无为」的真正意思是指「无心而为」。就是做你该做的事,但不要存着刻意的目的。

与此有关的,是另一个更常用来描写道家的词,就是「顺其自然」。譬如一个学生上课时打瞌睡,老师问他怎么回事,他可以回答「我在顺其自然」吗?如果大家都同意这种顺其自然,我们也不必学习什么道家了。换言之,「顺其自然」可能成为懒惰者的借口,或者,一个人放任自己「为所欲为」时也可以宣称是在顺其自然,是在实践传统的道家思想了。这很明显是一种误解。那么,「顺其自然」的意思是什么?

一,「自然」是说自己如此

在谈道家时,首先要留意其创始者老子的说法。在《老子》书中,「自然」一词出现五次,所指的并非我们现在所谓的「自然界」。老子如果要谈自然界,他会使用「天地」与「万物」二词。那么,他笔下的「自然」是指什么?是指这二字的简单连用,「自」是指自己或自身,是任何东西本身;「然」是今人所说的「样子」。因此,「自然」是说「自己的样子」或「自己如此」。宇宙万物都有其「自己如此」的状态,亦即未受人力所介入或干扰的本然。

老子在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时,意指:如果你想了解「道」的运作模式,就请你观察万物「自己如此」的状态。换言之,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又遍在万物之中,所以从万物本来的样子就可以看出道的运作模式。这样的「自然」也可以用在人的社会,譬如,圣人治理百姓时,使百姓只知有人在统治而不知统治者做了什么,所以结论是「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百姓都说我们是自己如此的。可见这里所谓的自然,是指未受人力或人意所干扰的本然状况。

二,「自然」包括既成事实

除了人之外,万物「自己如此的样子」并不复杂难解。庄子在〈秋水〉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亦即:牛马生来就有四只脚,这叫做自然;给马头套个勒,给牛鼻穿个孔,这叫做人为。

现在,针对人来说,「自然」一词不宜限于描写人的生物本能,因为「思考、选择、行动」也是人类生而俱有的本能,由这样的本能所衍生的社会现实就千变万化而难以预知了。庄子明白这种情况,于是把「既成事实」也纳入「自然」的范畴中。在〈养生主〉有底下一段,我直接译为白话:

公文轩看到右师,惊讶地说:「这是什么人?为什么只有一只脚?这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接着又说:「这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自然将他生成一只脚,而人的身体应该有两只脚。所以知道这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

庄子在此显然把已经发生的事(右师失去一只脚)当成「自然的」。原文并未说明右师是「生来一足」还是「被砍去一足」,但只要是既成的现况,就不必追究过去发生了什么事。过去发生的事可称为「遭遇」,而一切遭遇都可以纳入「命」这个字。庄子书中一再强调「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他所谓的「安」字即指「顺其自然」而言。「自然」包括过去的既成事实,那么如何面对现在呢?

三,「自然」与「不得已」

针对现在,亦即眼前当下的处境,庄子的建议是〈人间世〉所谓的「不得已」。原文描写的是:颜回请教孔子如何才可成功劝谏无道之君,孔子希望他持守「心斋」,其至高境界是:「没有执着也没有成见,一颗心就寄托在『不得已』上,这样就差不多了。」

所谓「不得已」,是说:当各种条件成熟时,你就顺其自然。重点不在于勉强、无奈或委屈,而在于准确判断做一件事(包含说一句话)的条件是否成熟。因此,学习道家不但不必隐居避世,反而要比一般人更深刻体认人间的一切状况,包括人性的本然、人心的奇妙、人际互动的利害关系、人类社会的大势所趋等等。庄子书中有关上述各点的资料可谓不胜枚举,足可让人叹为观止。

这种「顺其自然」的最佳模式是〈刻意〉所说的「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意即:有所感而后响应,有所迫而后行动,不得已而后兴起。以这种态度处世,表面看来有些消极与被动,但天下之事并非你积极或主动就能成功的。并且,一切积极与主动的作为,如果未能「顺其自然」,结果又将如何?人到中年,如果不明白道家顺其自然的智慧,不是有些可惜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