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立本  薪火相传

(2010-11-04 09:51:58)
标签:

展览

文化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文化立本  薪火相传     

    ——访山东大学书学博士张传旭

    由山东大学、省文联、省书协主办的“山东大学张传旭师生书法展”1116日上午10点将在山东省博物馆(经十一路14号馆)开幕,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专程来济出席开幕式。得知这一消息,本报记者采访了欧阳中石教授的弟子张传旭博士。

记者: 欧阳中石教授是我国书法界、艺术界的大家,能跟欧阳老师学习是非常幸运的。

张传旭:是的,欧阳中石先生是大家仰慕的大家,能在先生的门下学习、得到先生的亲自指导,的确是非常幸运的,学习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其实,不但是专业上,在做学问、做人的道理上,先生言传身教,给我们的启发、教育更大,收益更多。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跟他学习的?

张传旭:要是从1996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算起的话,差不多有15个年头了。在首师大的时间是6年,2002年毕业后到山大,不觉间又8年多了。

    记者:欧阳老师平时是怎么教你们的?能谈谈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吗?

张传旭:听欧阳先生授课,那是一种享受,如沐春风,真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感觉。欧阳先生书法、京剧、绘画、诗词无一不通,还专门研究过教学法,讲课旁征博引,海阔天空,深入浅出,生动极了。欧阳先生北大哲学系毕业,精通逻辑学,思维严密之极,既放得开,也能拢起来。古人所说的“通人”,我不知道是什么样子,欧阳先生是我在现实中所见到的通人。

    记者:在你的专业上欧阳教授肯定教了你很多,对你启发最大的是什么?

    张传旭:欧阳先生在专业上对我们要求很严、很细,具体很难展开讲。最重要的,还是在思想上。譬如,要学不要创,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要急于创新,不要拔苗助长。怎么学?欧阳先生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打靶心。就是瞄准经典,瞄准王羲之,你只要靶心打得百发百中,那还不是想打哪儿就打哪儿吗?学什么呢?学共性,换个说法,就是要深入领会刚健、正大、清新、高雅、自然等这些核心的艺术价值观,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性,才能为更多的人所认可。

欧阳先生每次来济南,都对我讲他最新的心得体会,每次都使我受益匪浅。上两次欧阳先生来济南,分别写了巨幅作品《齐鲁颂》、《泉城颂》,自己的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单字近一米大,力能扛鼎,举重若轻,非常震撼。写这么大的尺幅,历史上没有现成的作品可参考,欧阳先生仍在不断探索,更令人敬佩是,老先生还在不断进步。

记者:搞艺术的人,都往北京发展,你为什么从北京回到山东呢?

张传旭:我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山大刚刚成立艺术学院,我就来到了山大。这也许受欧阳先生的影响吧。欧阳先生对家乡感情很深,他从小在济南长大、上学,所以他经常回济南,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因此也就有了更多请教的机会。我是临沂人,王羲之、颜真卿都是我们老家的,回到山东,我感到很自豪。

记者:山大有书法专业吗

张传旭:我到山大的时候,蒋维崧先生在文学院带博士,受蒋先生的影响,山大有浓厚的书法氛围。更重要的是,山大蒋先生的办学理念同欧阳先生、启功先生一样,那就是强调书法一定要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没有文化做支撑,书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艺术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坚持这个理念,书法就是要文化立本。山大在全国高校中一直以文史见长,学书法,有这样一个文史研究的氛围,对学生发展很有好处。这种影响可能一时看不出来,十年二十年之后,后劲就会慢慢地发生作用了。

记者:我刚才看到欧阳教授题写的“学教汇报”四个字,是为展览题的吗?为什么不是“教学汇报”呢?

     张传旭:大家都熟悉教学相长的道理,欧阳先生为展览题写“学教汇报”四个字,是在鞭策我们,勉励我们。《礼记·学记》里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欧阳先生是要我们通过这个展览,来反省我们自己的不足,经过大家的批评、建议与帮助,以便尽快解决我们问题,以增强我们的力量,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

记者:从刚才的谈话中,看得出你对老师的感情很深。你的学生怎么样?你对他们满意吗?

    张传旭:老师对学生,就像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做出的每一点成绩,都会感到由衷的高兴。我的学生中有的考上了博士,有的获得了各种奖励,有的发表了有分量的论文,我很高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老师最大的快乐。

我就两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一是我有一个好老师,一是我有一批好学生。我老师像一堆大的篝火,很亮,也温暖了大家,我希望能把老师的火种传下去,让我们传统的文化精髓永远照亮大家、温暖大家。

记者:谢谢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预祝展览成功!

张传旭:谢谢!

                    (《济南日报》记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