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 《再序兰亭》》——2009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侧记
(2010-03-05 13:08:21)
标签:
书法中西文化文化 |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
转自:南方周末 2010-03-03
中国书法大展《再序兰亭》恐怕应该是欧洲观众最看不懂的展览,因为他们连汉字都不认识,又怎样去体会文意与笔触、气韵的交融?但比利时的主办方认为是整个艺术节里最富中国文化特征的展览。展品当中有皇帝墨宝、李白真迹、杜牧《张好好诗》卷(这件宝贝是逊帝溥仪带出宫外,流散民间,后为张伯驹所得,1956年捐给政府,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也有郭沫若的“收租院里二次来,恨彻心脾怒满怀……”书法展倒并不是想要欧洲观众了解这些,那对他们太难领会。
《再序兰亭》的新意在于用“书法与正统”、“书法与文学”、“书法与宗教”、“书法与政治”等等线索,为欧洲人讲述中国的文化故事。它告诉他们,中国历史上两件政治大事,是公元前227年始皇帝统一文字,和1956年共和国推广简化字。它告诉他们,10世纪禅宗佛教激起过书法美学的兴盛,推崇过个人主义。它也告诉他们,“古代文官任用时,书法是考评标准之一。中国士大夫对书法的传承,使这一艺术的内聚力和社会的连贯性达到文明史当中他者难以企及的程度。书法是知识精英与平民间文化差距的证明。对官场中人,书法也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一种对政治权威的反叛。”
节选自《到欧洲去——2009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侧记》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李宏宇 发自比利时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