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通易经
(2010-01-11 12:09:39)
标签:
汉字易经繁体字君王萧启宏北京文化 |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员、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副会长李敏生著作《汉字哲学初探》一书,该书指出“统治中国语文界近百年的流行观点——‘汉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论抹煞了汉字对语言的超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汉字哲学说明的要点在于不能把汉字仅仅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最深刻的意义在于思想和逻辑。汉字不是脱离现实事物的纯主观的东西,而是具有记录人的思想、创造、反映现实的一切概念的能动的力量……汉字是能动的,它对语言、人的思维具有改造的能力,即升华、提高、精炼、概括等能动作用。
汉字是遵循《易经》的原理组成的,研究汉字的学者萧启宏先生,根据《汉字通易经》的理论模型对上万个汉字进行了解说,萧启宏先生对汉字的解说都是基于繁体字而生发的,因为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下面列举萧先生讲解汉字的实例,用以表明汉字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符号,不是一个抽象的死东西,而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具有启迪人类智慧的灵性威力。
“命”字从人、从口、从节(等于劫),中国古人认为,人生就是度过无数劫难的过程。
“仁”字,字音上通“人”,人以仁义为本,孔子说:“仁者爱人。”
“儒”字,在形符上,从人、从需,讲的是人的需要,需要什么样?一需要食物,二需要教育。营养食物从母乳得,教育从孺子起,所以,“儒”字由人和需组成,与“乳”同音。
“步”字,从二止(趾)相承,表示行走,作为量词,举足两次为步,即今两步。
“休”字,从人依在木旁,会意为休息。
“暴”字,从日、从出、从收、从米,把它们的字义会合起来,就是以手持米晒在太阳下。
在形符上“男”字从田、从力,意思是男人用力于耕田,所以,“男”会意为男人。
再说“羞耻”两字,“羞”字从羊,从人、从丑,此事做得差(羊),看起来不好(从丑)。“耻”字从耳、从止,意思是耳朵还没听到吗?(从耳),还止不住你的行为吧!(从止)。
汉字给人们的启示太深刻了,比如“道”字,首是头,走之是脚,既指人看得见的道路,又指:“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具有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双重意思。
在亚运会期间,萧启宏骑车经过会场,看到会标设计者把北京的京字画成一个房子,觉得不对,并不是房子就代表京城。“京”字是示字中有个口,示的上两横“二”有“上”和“天”的意思,下面的“川”是日月星三光,示字是上天显示日月星光的意思。口表示君王在传达上天的意思,君王说的话的地方自然是京了,且君音通京……
每个汉字都是一个象,每个象都藏着理,并且,“同形同宗同音意通”。比如“公”字,公是同厶(私字去掉禾仍为私)组成的,八私为公,八个人就组成了一个公的团体。汉字“公”早就告诉人类一个道理;只考虑公,不考虑私是不对的,公和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说“颂”字,公又与颂联系在一起,“页”是脑,是思考的意思,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无论如何也被颂不起来的,一个为大多数人着想的人,在任何朝代都是大家歌颂的榜样。按照〈易经〉中的阴阳对立统一的道理,颂字的对立面是“贬”字,贬字从贝,贝指钱财,贝字当头的金钱至上与公字当头的“颂”恰恰相反…汉字就是这样互相联系,阐明世理的。
來自:昱承
转自汉字博 http://blog.sina.com.cn/blogha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