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萌若:王羲之的笔阵

(2009-11-02 15:26:25)
标签:

王羲之

书法

文化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王羲之的笔阵

                      杜萌若

来自《书画世界》2005年9月

      东晋不是一个诗的时代,弥漫空际的玄风扑灭了风骚比兴的火焰,永和九年的兰亭禊集上王谢诸贤曲水流觞、即席而赋的都属于当时流行的“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钟嵘《诗品序》)的玄言诗,不过是韵语形式的哲理论文而已。然而,在当时的玄学与书法之间却显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亲合力”,书法史上的山阴古道就仿佛古希腊的奥林斯神山,神样的王羲之在这里留下了最伟大的传奇,东晋——一个令后世学书者无限追慕而又永远无法企及的黄金时代。

    东晋书法臻于极盛,文学意味的渗透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究其内因,实为秦汉以来字体嬗变的成熟完备、笔势演进千姿百态的必然结果,这与东晋诗歌传统断裂的情况迥乎不同。王羲之雄视千古,奠定楷、行、草新体格局,正是以融通篆隶笔势为其变法基石的。大略言之,篆势纵贯浑转,团挛直下;隶势横逸披拂,两翼开张。王羲之将隶势的两翼以篆势下牵,张而复敛,舍筏登岸的外撑之力与悬崖勒马的回掣之力相反相成,于纵横之间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张力,《频有哀祸帖》(图1)就极真切地展现了这种崭新字势的无与伦比之美。王羲之雄强无匹的神奇笔力是其字势开阔自如的充分保证。书法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像王羲之那样运笔如奏刀,削刻出浮雕般阴阳不测、神光离台的空间造型。王珣《伯远帖》(图2)笔锋偃仰起倒、切转交替下的潇洒韵度非常迷人,但笔力上与王羲之相差太远,时时靠搭锋借劲、其优伏哉游哉、往而不返的出锋也就带着股懒散气,全无王字的紧张感和爆发力。

    王字脱化于篆隶的另一不易为人觉察的特质是结字与行布无穷变幻表象下空间的排叠的内在一体性。秦陵兵马佣夺人心魄处在其军阵严整浑灏的排山倒海之势、笔阵如军阵,秦汉篆隶经典之作如《泰山刻石》。《乙瑛》、《礼器》、《张迁》等布势无不层峦叠嶂、罗布森严,即错落参差如《石门颂》摩崖者,其神理亦如长江万顷波纹,势通为一。这种篆隶排叠绝非布算,以其势在笔先.因势立形也。王羲之书法的排叠,是把秦汉篆隶的形态高度抽象提炼而来,《丧乱帖》(图3)第二行横坚笔阵阡陌交织的构成比较直观地透露出王字骨髓之内深蕴的单纯与简约的审美极则。第三行“摧”字,第四行“当”字看似拆碎七宝楼台,不成片断,实则排叠深稳,惟以险势出之而已。第一、二行末字“极“追”,第五.六行收束的“深奈何”、“哽不知”,分别取势相近,为行间之排叠。米芾自矜“刷字”,其《蜀素帖》(图4)提按钝挫精能之至的八面出锋令人目眩,但与《丧乱帖》相比,那篆隶古意浓郁的垒石般的坚实感和整一感却己荡然无存。米芾《笤溪诗帖》中的“三”字确如他标榜的那样“三字三画异”,王羲之《奉桔帖》中的“三”字则只是任势平平排出,小巧刻意与大气浑成的反差一目了然。

    王羲之作书每幅都有一种独特的阵势,在节奏和力度的调控变化上已入化境。下面让我们来依次展玩《寒切帖》、《初月帖》、《远宦帖》这三件草书极品,进一步领略王羲之那神奇灵变的笔阵。

   《寒切帖》(图5)的点画呈团块状,转折处腰腹丰实饱满得四向迸溢,取势四面皆圆,宛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又如天崩地坼、浑实而具棱角的高山之石隆隆滚落,“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梁武帝评“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此帖可以当之。

    《远宦帖》(图6)用笔劈斫劲利,弹击爽脆,取一拓直下之势,刚健中正,令人生“岁

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远想,孙过庭《书谱》(图7)师从此路草法,然跳荡惊急,枝叶纷披,终无王字雍容气度。

     《初月帖》(图8)每行的中轴都不像《远宦帖》那样直如准绳,而是古藤般悠然地左右摇曳,笔锋触纸也较舒和,线条柔韧,结字散朗。怀素的《苦笋帖》(图9)是六朝之后最得这种草势的佳书。用笔、布白均精湛之极,只是笔锋的回旋总不免少许夸张的痕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王羲之那样无一丝矜饰的纯然的朴素。再看董其昌临的《初月帖》(图10),在彻底游离了篆隶笔势的丰厚土壤之后,这位书法史上的最后一位大师也只能无奈地在纸上轻飘飘地滑出一道道流利而局促的轨迹,根本未入王羲之笔阵的堂奥。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逝者如斯、我们目送着神样的王羲之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山阴古道的茂林修竹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