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传旭:山阴道上翩翩来

(2009-10-10 15:38:59)
标签:

文化

书法

评论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山阴道上翩翩来

    ——王鹏江作品集序

    张传旭

鹏江性情宁静,甘于淡泊,其书古雅,其文渊深,透出一种浓郁的书卷气。鹏江沉浸于传统的世外桃源之中,遍临二王经典法帖,眼光敏锐,得心应手。学习书法要取法乎上,欧阳中石先生曾把这比喻为打靶,打靶当然要瞄准靶心,二王便是鹏江瞄准的靶心。我们从鹏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于经典的理解:笔法精熟,结字秀美,脉络通贯,气息纯正。笔与纸之间那细腻而温柔的接触,字与字之间那异常疏朗的章法,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松风流水、落英缤纷的空灵意境。他能够以简驭繁,把二王变化莫测的招数纳入自己简单平顺的程式之中,让高贵华丽的王字穿上了圆活温润、流畅和婉的新衣,变得可亲、可近。

鹏江是在不断否定自己,放弃个性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其实他并不反对追求个性,但他认为作品内涵的丰富性更为重要。我们从书法史的实际看,象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郑板桥,他们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更具有个性,可是个性越强,也就丧失了更多的包容性与丰富性。丧失了包容性,也就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同时,新并不是并不是衡量一件艺术品唯一的条件,而好不好才是更重要的标准。如果和新的而质量低劣的假酒比,相信更多的人喜欢陈年的佳酿。鹏江不为流行个性和创新的诱惑所动,而是深入传统,在作品的质量上、在内涵的丰富性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尽善尽美,不能不令人钦佩。在今天以个性、创新为时尚的背景上来看鹏江的作品,反倒是显得卓尔不群,个性十足。

同时,我们从鹏江的书法中也可以看出宋代以后所谓的书卷气对于晋韵的片面理解,他们把晋人的萧散简远理解为冲和绵软,把平淡天成理解为轻淡平顺,消解掉了晋人龙跳虎卧的气势与神俊刚健的风骨。鹏江要想避免重蹈宋代以来帖学的覆辙,就必须痛下决心,对王羲之源头之上的汉魏古法进行一番深入地学习研究。以鹏江的能力和年龄,以这样的基础与条件,只要能够不为诱惑所动,定心广志,前途将是不可限量的。

自清代以来在碑学成为主流的背景下,沈伊默、白蕉、吴玉如等前辈,不随流俗,“上穷碧落下黄泉”,上追魏晋,究心盛唐,以自己终生的努力接续晚明之后、尤其是清代碑学兴起以来断裂了的二王传统,鹏江在欧阳中石先生的指导下,继承了这些前辈们“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潜心传统经典,一心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传统的香火也总算是如缕不绝了!

在这炎热的夏日里,我们感受着鹏江从兰亭的茂林修竹之中为我们的送来清风,在这车水马龙的嘈杂声中我们倾听着广陵散依稀的回声,在这拥挤的城市里,我们目送鹏江追随着二王父子的巨大背影从山阴古道上在渐行渐远,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