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诗歌与故事【原创】
(2024-12-26 08:25:33)
诗歌与故事【原创】
文/师子弦
诗歌不是无源之水,不是无本之木。生活是诗歌的卵子,灵感则是诗歌的精虫。生活与灵感的结合,于是就有了诗。
任你随机翻阅一下唐诗宋词,几乎没有一首诗词不是来自诗人生活中的故事。
《独坐敬亭山》是诗仙李白《静夜思》之后的又一首五言绝句。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逾花甲之年。在经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又因被永王李璘召为幕僚而蒙受冤狱之灾。虽经郭之仪求情免死,仍被判以终身流放之罪。李白流放到宣城,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宣城,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凝思,感叹命运、触景生情,孤
独凄凉之感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绝唱。
诗圣杜甫存诗1400余首,无一不是经历生活与社会的大起大落的有感而发。
《江南逢李龟年》,一看诗的题目就是一个故事。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音乐家、歌唱家,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年少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才华,并与之相识。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曾经经常出入高官贵胄豪门的杜甫与李龟年,都过上了颠沛流离、贫困交加的生活。杜甫见到李龟年的时候,李龟年是靠街头卖唱维持生计。这种生活的落差,不能不令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杜甫写下了“齐王府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著名的七绝。
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句,很多人认为是在写西湖的美。从字面上看确实是如此,而且写得美不胜收。其实,这首诗看似写西湖,其次是在写一个女子,并且是一个凄美的故事。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任杭州太守。
一日,苏轼与一干朋友在西湖乘船饮酒观光。为他们歌舞助兴的是一个十岁出头小歌伎。小歌伎虽然身着淡妆,却花容月貌,不输西施。上前斟酒时,苏轼问她是哪里人?为何小小年纪就出来做歌女?小歌伎答道,父母早逝,无依无靠,不得已卖身青楼。苏轼听罢甚为同情,又关切地问其姓名。小歌伎说自己姓王,名朝云。
朝云一曲歌罢,回到后舱。苏轼等人依然兴致勃勃地饮酒阔论。忽然天空下起雨来,雨中的西湖别是一番风光。
女为悦己者容。情商极高的朝云,感受到了苏轼对她同情与欣赏。为报苏轼知遇之恩,朝云重新装扮自己,由先前的淡妆改为浓妆。此番亮相,有着“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惊艳之美,随着音乐的节奏,为苏轼等人跳舞助兴。
俄顷,雨停日出。在艳阳照耀下,朝云舞姿婀娜,宛如仙女,众人大声叫好。苏轼也心花怒放,不免诗兴大发,当即吟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看似写西湖,实则是写得此时的王朝云。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得知苏轼喜欢朝云,也同情朝云的遭遇。就花钱为朝云赎身,使其成为苏轼的侍女。后来,朝云又成为苏轼的妾室。
朝云是苏轼难得的红颜知己。
一次,苏轼问身边人:“你们猜猜我肚子里装的是什么?”,有说是“学问”,说是“才智”,苏轼都不以为然。朝云回答的是:“满腹都是不合时宜”。苏轼听罢,哈哈大笑,盛赞朝云是最懂自己的人。
因乌台诗案和与司马光政见不合,苏轼屡遭贬谪和流放。身边的下人都离他而去。只有朝云,在苏轼被流放到岭南、黄州、惠州的时候,都一路陪伴,照顾着苏轼。
朝云病逝与惠州,临死前,苏轼握着朝云的手,为她诵经。并按照朝云的意愿,把朝云安葬在惠州西湖的孤山之上,还写了两首词怀念朝云。
人皆可诵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写得一首男女离别的词。一说是写给长沙艺妓义倡,一说是写给越州官妓越艳,一说写给蔡州营妓娄婉,也有说是写给妻子徐文美的。总之,不管是写给谁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的背后都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仅举四例,足以证明古人的诗词都是有故事的,而且都是很优美、很感人的故事。
为什么,我们会毫不费力地背诵几十首甚至上百首的古典诗词,却背诵不出几首现代诗。除了很多现代诗写得不够精炼,缺乏音乐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诗里缺少故事。
2024.12.26

(苏轼与朝云.图片选自网络)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