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销起家的小黑裙真就那么牛逼吗?装的吧

(2017-01-11 22:39:23)
标签:

杂谈

​关于小黑裙,最近两次听说,一次是自己的94后同事们在讨论新消费品牌的时候,提起过,因为自己对审美没有啥概念,因此就没有深究下去。


今天又一次来了,说什么因为三级分销模式被处理,暂时关闭了微信账号,于是就去探个究竟。


简单浏览了相关的信息,对于追逐此次被封号事件真相没有了什么特别清晰的概念,因为自己确实无法判定其是一种自我炒作还是真正的正常的行为。


因为通过对其商业模式的整体考察,本身营销吸引关注和流量就是其刚需中的刚需,用任何手段,包括假死,包括剪电线或者都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今天不去探究,或许明天,或许其成功那天,其死亡那天,其消失在大家视线那天,今天的事情就自然有定论。


今天想从一个新消费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切入服饰类单品,利用全新的互联网套路玩儿法,撬动一个爆品品牌,进行消费升级的角度,去审视一下这个创业项目到底有多牛逼,因为之前一直还有听说过ta的消息,感觉是一个消费升级,轻互联网模式撬动穿的领域单品消费升级的典型案例。


如今看看,ta的创新性到底在哪里,牛逼到底牛在哪里。



总体上可以用一句话描述其基本模式,和各种类型的消费品互联网品牌创业项目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大致可以描述为,一个打着互联网新消费创业的项目,以前端电商销售手段为切入口,进行后端产品研发的创新设计,通过整合概念(互联网、电商、新消费、爆品);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师联盟形式,个人IP形象塑造,不断创新的款式样式设计等打天下;手段,单品爆品,垂直品类;模式,资源整合模式,进行产品设计研发,以及后端供应链代工厂资源的整合;营销,通过B格高一些的show的形式,媒体放大,公关传播,以及体验式消费模式,实现层级的提升。


而在前端,以电商为主要手段,打着打通消费者和厂家直接对接的概念,但是实行的还是分销的理念,虽然概念上改变了传统线下代理零售模式的层层加价带来的成本高企,但是却将这种自己声称废弃的颠覆的模式,改头换面搬上了网上,采取网络上的分级分销模式。


这一过程的采纳,事实上降低成本的是有了,但是却是只是达到了整个模式设计和运作的电子化,数据化这一个小点上的成本降低,而真正意义上的中间环节却丝毫没有被取代,反倒是还增加了。


比如,创始人曾经表达,“我们选择这个299—599元的价位也是经过严格核算的,毕竟我们是线上购物,用户在选择三四百块钱的商品比较没有压力,但是超过一千就会很犹豫了。”这个价位的背后,包括每件向“中华红丝带基金母婴平安项目基金”捐曾的10元;包括10%的设计师的酬劳等,剩下的大约50%的毛利润。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AfNEw6kTx4ZfK0FNibSW6dNJFL9TibiaDu4GTsseOL5icZgNiaswCibe1SOxEp1WcEhwgBiaeSvLAeiaoib5iaE8BAN7GbUw/0?wx_fmt=jpeg



而三级分销模式中大致上是30%用作分销成本,一级获得大概20%,二级获得8%,三级则2%,如此成本结构与传统实体模式的差别又在哪里,夸大的创新性和高逼格或许也如退去潮水,先露出来赤裸的肉条尴尬立于海滩的窘境。


如果说整个模式的成功,几乎就是一个新的概念,一个先发的优势,就将本来并不算十分之具有刚性附加值的产品定价提升,从而将利润率提升的同时,保留出足够的分销商的费用。


从宏观上看,其核心突破点在于利用线上的分销模式,激励机制实现流量导入,并且以一个可以支撑其模式成本要求的高定价实现正常流动,所谓的4个月23000条的销售业绩,也几乎都是被分销机制短时间崔熟的,丝毫无法体现所谓产品研发、设计、理念方面的优势,如果不然,就不会出现同样的产品在淘宝上的100条上下的销量数据了。


之所以微信平台与淘宝平台上的巨大销量数据差异,本质上是因为在微信闭环生态体系中,拥有一个自成体系的闭环分销系统,同时,又因为淘宝平台上同类产品,具有足够价格竞争力和品质趋同性产品的影响。


在本质上,分销模式如果在促进产品销售过程中实现了突出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爆发增长,一般情况下是产品本身的品质使然,要不就是分销模式本身功效使然,而区分二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将产品放置于一个没有分销模式激励的平台上测试产品品质单一因素影响力,然而,小黑裙淘宝数据与微信数据的鲜明反差说明了问题。


几乎如所有大赞文章留言所言,分销模式才是其销量短时间增长的根本原因,那几乎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其所为概念、设计、手段、模式、营销的创新性,一个接近神话的消费升级品牌露出了其平实的真面目,当这样的模式在法律政策上出现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政策的红线边上走钢丝的时候,直面而来的危机也同时来了。


虽然在一个分销平台基础上,还拥有一个“黑奢会”,也会以社群的手段,内容营销和价值观营销的手段实现一些流量的导入,但是这都是杯水车薪,真正引发的直接购买的量已经不足为道。



一个新消费品牌的诞生,无论其出身于互联网基因还是传统实业基因,无论其以何种手段切入市场,最终要实现长久的发展,脱离了商业的基本理念,包括产品的本质,产业链的基本规律,以及整体商业逻辑的均衡性等,都将无法走到很远。


“互联网 ”时代,传统实业的互联网化,实体产品的消费升级涉及到的还不简简单单是营销的问题,不是分销模式的问题,其单点的创新,或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爆炸式增长,其持久性,其健康性是否具备,已经值得怀疑了。


虽然小黑裙各种概念的营销,但是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分销模式对于整合来的产品进行分销模式催生的新消费品牌,或许今日的“炒作事件”也好,还是真正触动政策法规底线也好,都是可以预期的,而真正困扰其未来发展的或许不仅仅是解决这个问题,而是真正去除这些因素之后,真正回归商业本质,回归产业规律本质的创新。


互联网创新有边界,也有基本的操守,因为商业的根基是诚信,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永续发展。(完)


延伸阅读,请点击“阅读原文”。


2017小目标,每天800字,坚持365天,或许就是好好活着的最好明证,今天是这个小目标达成的第7天,倒数358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