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论道】自媒体的起起落落——重新定义自媒体(上)
(2015-04-28 23:14:14)
标签:
互联网自媒体 |
作为2014年的最热词汇,自媒体以其带动的迅猛态势的产业发展热度,在中国留下了诸多现象级的历史性记忆事件,然而在当下2015年4月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重新审视自媒体这三个字,或许任何对TA有所感知,有所体会的人都或许又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悟,对自媒体的定义,对自媒体的外延,对自媒体的商业模式……。
道哥作为一个自媒体人(达不到网红程度),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经过深入的思考之后,也谈一下在当下时间节点上,对于自媒体概念的个人理解,形成小文命名为“重新定义自媒体”,分上下两部分。
以下才是正文……
在2014年自媒体大规模兴盛的时候,不同的人对自媒体给出不同的定义,五花八门百花齐放,曾经一时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不二热点,然而随着自媒体现象的扩张,以及主流自媒体人群的形成,特别是自媒体人赚到钱的消息不断传出,大家也都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到赚钱本身,而放弃了所谓的定义争论。
无论是广点通的广告收入,还是自媒体联盟的抱团取暖,以及自媒体软文的满天飞,即使你并不买自媒体的帐,TA都实实在在的火了一把。
然而本月一篇自媒体广告收入下降80%的文章,又勾起了对于当下时间节点,对于自媒体产业链条,以及自媒体未来发展的关注,要了解自媒体向何方,从自媒体从何来开始。
1、自媒体的两个方向的模糊定义
当下的时间节点,我们过往所接触到的自媒体,大部分可以描述为“以自组织形式存在的传统媒体的变形”,其核心本质与传统媒体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传播介质以及传播手段等的基本表象特征上有所变化,并且多以自组织方式存在,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定以大组织形式存在的定式;而在其商业模式上,都未能突破流量变现的广告模式以及智力变现的高级稿费模式,即所谓的软文写作收入模式。
而另外一种自媒体的定义或许可以描述为,以个体个人化的观点表达和传播,旨在实现自我品牌认知度的打造与增值,并通过信任变现的社群经济模式来实现其商业价值的一种媒体存在状态。(具体的展开描述见下篇)
2、自组织形式的媒体为什么会火
明确了自媒体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是自组织形式存在的媒体,或者说与传统媒体无本质差异,那为什么能够火呢?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它承载了传统媒体中心化地位被解构,以及市场份额下降带来的红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以及更多的新媒体形态的媒体产品的层出不穷,特别是社会化和社交媒体的兴盛,分散了曾经具有绝对渠道垄断地位的传统媒体的渠道价值,也使得习惯了传统媒体广告投放模式的企业主出现了广告等投入的迷茫期,痛定思痛之后,他们也会主动或者被动选择让公关总监去尝试性的选择更多的新媒体形式投放广告,包括自组织形式存在的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广告投放,这也客观上带动了自媒体的发展。
其次,报道模式以及传播形式创新带来的新鲜感。
自媒体更多的观点性内容的表达,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多基于客观事实第三方报道模式,自媒体的表达更加直接,相较于广告金主的用户体验较好(虽然有人会在背后点评这样的用户体验的道德底线,但是这就是客观事实)。
同时,带有更多主观个性的语言表达,也让更多的传播内容具有一定的人格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温度,相较于之前组织报道的冷冰冰感觉来说,是由很大的进步,完全顺应了移动互联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最后,借助更为主流的传播介质,包括移动互联网终端等新媒体手段传播,使得其传播效果更加加倍。
最后,也是最为核心的一点,在于主流互联网企业或者创新企业的背后推动,特别是隐藏于背后的资本方和投资机构的推动。
在当下的营销传播生态模式下,更多的主流互联网企业,和创新企业,会选择利用自媒体进行网络话题的发起,无论是正向的报道以及看似负向的争议话题和观点的挑起,本质上都制造了新闻事件源发的作用,并借此制造出来的舆论热点,结合更为主流的媒体以及综合营销手段实现话题操作,自我包装,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之中,自媒体往往被作为一个引线在其中发挥作用。
在中国互联网投资热潮不断袭来的当下,更多的创业企业更多的传播需求也催生了更多的引线作用存在自媒体的兴盛和发展,互联网投资领域,互联网产业发展领域的诸多热点事件几乎都有各种类型的自媒体以及自媒体人的参与其中。
3、自媒体为何会出现发展颓势
成也萧何败萧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作为核心原因,催生了自媒体行业的兴盛发展的诸多条件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作为自组织形式的媒体存在的自媒体,其发展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一方面,曾经选择自媒体进行尝鲜投放的广告金主,在没有得到一个注意力经济换销量,换收益KPI指标满足的情况下,自媒体仅仅存在于组织形式和传播介质简单变化的客观现实或者说弱点,已经被尝试性选择扶持和广告投放的广告金主,以及公关金主所认知,他们也在最短的时间觉悟到一点。
因为当下的自媒体所谓完成的不过是曾经传统媒体完成的,无法确定传播对象,无法与用户有效连接和互动的单一线上传播,而无法真正满足企业金主对于用户的实质性吸聚,以及对于商品销售的直接实现,因此其红火之后必然回归平淡。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一些曾经竞争性领域竞争的结束,诸如滴滴打车与快的的合并,赶集网与58同城等的合并,以及BAT巨头生态收购项目的增多和布局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挑起话题和所谓事端的自媒体的作用相对减弱,也意味着这种自媒体存在方式的变革需求的迫切到来。
虽然更多的创新企业会冒头出来,但是总体的社会氛围是相对平和的,那些追求短时间爆发式增长的企业也相对减少,其对于传播需求的迫切程度也回归正常。
4、是时候升级自媒体的功能定义了
一个号称中国最大的自媒体联盟(众多自媒体账号的联合体)的负责人,也曾经私下分享其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组数据,那就是在2014年,自己的自媒体联盟业务都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远远超出年初制定的目标的众多倍,而进入2015年,自己已经从后台的数据看出,自己的业务增长态势在明显的放缓,并且在加速放缓,也意味着其需要进行更为紧迫的转型,于是风风火火开始了微社群建设的大计。
在2014年自媒体红过的一年时间里,我们过多或者更多的认知自媒体为一种新型传播介质革新,以及一种具备自组织特征的媒体形态,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未能真正突破基于流量变现的广告商业模式,以及智力变现的高级稿酬模式,也意味着在先期托传统媒体势微之福之后,更多金主的自我觉醒之后,曾经被作为话题炒作引线的自媒体在失去其需求旺盛的客观环境之后,自媒体的价值需要一个回归,或许其存在的形态需要有一个更新升级,如何在全新的媒体传播生态环境下继续发挥其价值就是一个现实问题。(待续,请关注下期:重新定义自媒体下:回归与自媒体2.0升级)
欢迎关注订阅“道哥论道”(微信号:dogdaoge)
“道哥论道”由传统媒体转型实践者”栾春晖以及他的朋友们共同运营,旨在通过基于“TMT”领域核心思维的交流和探讨,聚合同道中人,在此交流互动,共同经营这个“自由智者的大本营”,如果你对一份真诚的交流有所期待,欢迎订阅我们的微信推送服务,加入我们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