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哥论道】“互联网+”时代,为何内部创业是传统企业的必需品

(2015-03-30 10:49:26)
标签:

孵化器

互联网

转型

创业

当下的中国,创新创业之风红遍神州,上到国务院总理,下到街巷中的普通百姓,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欣喜的发现,自己身边已悄然增加了几个投身创业大潮的亲友,就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感受,一夜之间,我们的身边已悄然增加了不少的“个体户”一样。


“互联网+”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也会成为实质性改变和推动当下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因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独立的发展,互联网产业本身的商业机会已经被嗅觉灵敏的一群人开发殆尽,产业红利期已过,其副产品就是互联网产业作为基础工具作用的社会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作为基本的工具深入改变更多传统行业的号角也已吹响,“互联网+”来了。


1、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改造的两条路径选择


在这样的一次浪潮中,拥有深厚的产业运营积累的传统行业,无疑将是这次“互联网+”浪潮的中流砥柱,如何借助互联网工具和平台的力量,实现自我思维理念升级、产品和服务升级、商业模式升级、管理模式升级等,是其必须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落实的一步,而在实现路径上无非有两种选择,整体转型升级,亦或循序渐进的自我颠覆升级。


所谓的整体升级转型,意味着制定宏观上的全面转型战略,进行全面的互联网化改造,打破现有行业格局和生产模式,孤注一掷,大刀阔斧自我转型,或者是一种颠覆;而循序渐进的自我颠覆升级,或许更具有改良色彩的创新尝试,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之上,实现创新业务的研发,并吸聚传统业务体系中的优秀人才进行创新实践,以精益的方法摸索前行。


2、传统企业内部创新创业成为必需品


越是传统的企业,越是需要借助“互联网+”浪潮进行互联网转型的企业,意味着其当下的核心业务体系是完整成型的,要实现整体的转型转身,所面临的风险,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往往十分高昂,这也是传统企业迟迟未能迈开步子的本质原因,现有业务体系与新业务关系的处置,现有利益格局如何重新调整,现有成熟商业模式从业者的思维惯性如何改变成为困扰企业掌舵人的最大问题。


然而,熟悉万变的发展大潮,不会留给传统企业更长的时间去犹豫不决,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关闭的倒计时牌已经打开,是时候进行决断了。


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选择稍微中性的方法,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全新的平台,开放给包括内部员工在内的社会力量进行创新创业,并辅助一套更加市场化,更加接近互联网化运营模式的机制体制,进行局部的颠覆式创新,带动传统业务转型,或者战略布局传统行业面向未来的业务,或者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自我颠覆,不得不进行的选择


互联网的冲击,对于传统企业原有业务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营销模式,客群关系,渠道布局模式的改变,更多的思维理念,商业模式的变革,这种影响在多数传统企业内部的评级是颠覆式的,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自我颠覆,则意味着外部力量的跨界颠覆不可避免,这或许不是以任何传统企业家的意志为转移的。


同时,传统企业的旧有业务模式和利益格局下,进行自我颠覆的主体缺乏必要的动力,虽然在企业家层面可以做出自我颠覆的号令,但是具体执行层面的中层力量无法自我颠覆既有的利益格局是一种必然,因此在原有业务模式内部的整体颠覆一方面风险较大,另一方面也不具可行性,无数企业的实践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4、全面下海创业大潮无法阻挡


当下,创业几乎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各种VC各种孵化器成为整个社会的标准配置,仿佛整个社会都成了一个大的创业孵化器,到处都是创业的话题,创业的团队,创业的人群,创业的服务机构,加之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仿佛创业成为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标配,或者说必修课的节奏。


更多的草根创业者的成功故事又鼓舞和激励了更多的传统企业从业者的创业激情,社会上创业服务环境也一天比一天好,不甘于寂寞的传统企业从业者也都蠢蠢欲动,一方面或许是其多年知识、能力、资源积累的一个爆发点已经到来,一方面或许是作为乌合之众一份子的盲目跟从,无论是哪种原因,更多传统企业员工都出现了各种表现形式的离心力,向着脱离组织进行独立创业又进了不止一步,这或许是谁都无法阻拦的。


这些人才,往往都在传统企业内部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许也是工作在传统企业新业务拓展,或者互联网化转型的一线,曾经的各种尝试和努力一方面取得了诸多的实践积累,一方面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体制机制限制,往往收效甚微,挫败感,以及突破固有体制机制的愿望十分的强烈。


此时,优秀员工的出走,特别是出走创业已经成为威胁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实践的最大力量,较低的创业门槛,满大街都是的投资人和热钱,传统行业内的丰富积累,以及社会对于创新创业的认同,已经让传统企业面临人才外流的高峰挑战。


任由其发展下去,或许企业一把手醒悟过来的一天,已经是其成为光杆司令,空有一腔的战略宏图,却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或许那个时候,哭都找不到倾听的对象。


“互联网+”是概念炒作也好,是颠覆的号角也好,无论如何,互联网深度影响的全面争夺战已经开启,曾经的跨界豪夺案例成为了更多草根力量学习模仿的对象,更多的颠覆力量来自于传统企业内部,也同时来自传统企业外部,选择自我颠覆,还是选择被跨界者颠覆,是一个问题。


虽然在“互联网+”浪潮之中,传统企业拥有着绝对的发展主动权,在应对所谓的互联网企业挑战的过程中底气十足,但是面临全民创业浪潮的洗礼,传统企业内部的更多员工日益增长的离心力即将在最后一刻爆发出惊人力量,正面战场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底气十足,与几乎是后院儿同步起火的袭扰,曾经拥有的选择主动权或许也将很快丧失,颠覆与自我颠覆,被击倒和分崩瓦解只在转瞬之间,如何选择,是个难题,也是一个棘手问题。(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