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周期》课堂教学实录
(2015-11-13 14:01:28)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够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的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解教学难点。
学具准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组图形,请看第一组(出示课件)问:接着再画一个,你会画什么形状?(抽生答)师问:有不同意见吗?请看答案(出示课件)问:再画一个呢?(抽生答)师同上(恭喜你们答对了)。
2.接着看第二组(出示课件)问:接着再画一个你会画什么?(抽生答)师:有不同意见吗?请看答案。
3.继续看第三组(出示课件),再画一个,你会画什么形状?(抽生答)师:出现了不同意见,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请看(出示答案),下一个又会是什么呢?(抽生答)抽生回答后出示答案。
4.师问:为什么前两组很容易说出准确答案,而第三组就不容易确定了呢?(生答)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体验规律,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师小结:看来有规律地排列能让我们看得既清楚又明白,可见找规律很重要,(板书:找规律)生活中的规律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生活中去寻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
1、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想一想图中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强调“共同”)
生答:都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有规律排列,几个一组)
2、师:你能说说盆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抽生说
3、师:彩灯、彩旗分别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抽生说【设计意图:
4、师:像盆花、彩灯、彩旗这样以几个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成为周期现象。(板书:简单的周期)
三、自主探索,交流策略
1、师:刚才大家发现了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想一想,照这样排下去,第18个物体分别是什么颜色?进一步追问:这个问题其实是几个问题?
2、师:咱们先来研究盆花的问题(出示课件),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等待几分钟)师:现在四人小组共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3、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全班同学?(抽生答)师相机板书:画图:○★●○★●○★●……
4、师:你能说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余1就是蓝色的?余下的1盆是第几组的第几盆?这一盆和每组的第几盆颜色一样?追问:余数如果是2呢?没有余数呢?
5、大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盆花的问题,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让学生比较这三种方法,说说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为后面优化解题方法埋下伏笔】
6、请你继续解决彩灯、彩旗的问题,试着做在本上。做完后全班交流。
7、小结: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样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的?生:先找到规律,再用除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图形中的规律
1、
2、
①
②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刚才大家都是在求第32个图形是什么形状,为什么结果不一样?(规律不同)师:不一样的规律,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可见,找规律是关键,找到了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其中哪种方法最常用?
板书设计:
画图:
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新教材编入的内容,安排的是周期问题。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结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的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周期问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周期现象,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周期问题。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思想,教学设计注重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悬念,激趣设疑引发学习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补充图形”为本课的学习开起了学生兴趣的大门,激发学生的猜疑和想要学习新本领的心理需求。
二、
以国庆校园主题图引入新课,通过观察,感知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猜测接下去的颜色是什么?首先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因为主题图的规律并不难,学生易于发现,所以在这里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的自由表达,思维碰撞,完全可以对周期的结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通过感知周期的规律,理解周期的秩序相同两个环节的学习,沟通了周期与有余数除法的联系。正因为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发现,并且敢于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根据周期定位置,找颜色。根据周期算个数。是本节课解决难点的关键环节。首先,本环节教学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以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练一练、摆一摆等环节的学习,体会画图、排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注意了加强合作交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