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西汾
沈西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51,405
  • 关注人气:4,0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办冬奥会体现实力和大国责任

(2015-08-03 00:17:54)
标签:

冬奥会

赛会

国际责任

大国

国际社会

   举办冬奥会体现实力和大国责任

    

    北京时间7月31日,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正式揭晓,北京携手张家口赢了阿拉木图,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

    北京虽然已经主办过夏季奥运会,申办冬奥会毕竟有着很大不同,面临不同的申办条件、要求与竞争对手。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授予京张,不仅意味着世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的认可,意味着对北京各项能力的信任,而且意味着国际奥委会对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巨大期待。

    这种期待不仅仅是针对北京这座城市,更大程度上,它是对崛起中国的认同。以夏奥会、世博会为起点,近年来,中国以及中国城市越来越多地作为东道主承办不同的大型国际赛事或国际性活动。而每一次不同区域的赛事、活动的举办,都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认识世界的新契机。

    不同时间节点,不同赛会平台上,呈现着一次次变化与发展,于国家而言如此,于具体的承办城市更是如此。已经被无数次验证的事实是,承办大型活动,是对城市从组织到基础设施等能力的全方位测试,而一次成功承办,也是对城市和国家从文化层面到配备建设层面的全面提升。

    作为国际参与的一部分,承办大型赛会,更多时候是一个彼此交流的过程。在这个平台上,不同国家相互交流,组织、机构、个人间团结合作、相互融合。如果说积极参与赛会承办是国家开放程度的表现,那么这种深入交流,则真正体现开放的意义。具体到冬奥会,这也是中国进一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为世界体育精神所做的新的贡献。

    我们也看到,随着更多城市参与国际赛会承办的竞逐,渐渐有这样一种杂音,认为与其对应的大量投入,在经济上不合算,是一笔得不偿失的“亏账”,甚至附上诸多“先例”为证。事实上,拿着账目清单盘算盈亏比,是把承办赛会简单地看成一门“生意”。这在经济数字上或许是成立的,但它也否定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应当说,举办国际赛会,更大程度上应视之为国家能力的展现,并且愿意以此为基础,主动担负国际事务的重担,也因为这样,这个国家会赢得国际社会更多的尊重。

    当然,办一场奥运会、一场世博会,并不意味着中国国际责任的履责完成,承担国际责任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是一个新兴大国,国际社会寄望正殷。中国付出愈多,担当愈大,肯定能得到世界各国的更多认同。这是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国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世界展现新的面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