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为何敢借军训服大肆赚钱?

(2014-09-15 00:25:49)
标签:

高校

物价部门

学生

本专科

普通高校

高校为何敢借军训服大肆赚钱?    

    

新华社9月11日报道,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新生的军训服成了“开裆裤”。这背后的隐情是:校方每套收取100元的服装,“事实上只是50多元一套”。

    这不是媒体第一次关注高校学生军训服价格猫腻的事。本报8月27日刊发报道披露高校新生军训服差价有点大后,有读者和网友提出疑惑:不同高校之间,一套军训服价格相差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组织学生自愿购买的军训服,高校到底有没有从中获利?

    价格无论高还是低,只要公开透明,合乎规范,提供的服装质量合格,似乎无不妥。问题是,如果一套价格几十元的服装,就能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军训,那又何必提供给学生几百元一套的呢?要知道,军训结束,军训服像垃圾一样被丢弃已重复多年。

    学生军训服是块大蛋糕。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98万人,按武汉33所高校军训服(部分高校包括校服、运动服价格)136元的均价估算,市场规模一年就在9.5亿元左右。

    本报报道披露物价部门查处的违规案例显示,一套进价56元的军训服,有高校卖给学生时变成了90元。如按照该高校每套军训服获利34元、加价60%推算,一年下来全国高校在军训服这块获利就在2.5亿到5.7亿元之间。

    类似的情况,《华商报》2012年也曾报道:西安工业大学以每套130元卖给学生的军训服,市场上的售价每套仅为65元。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该校通过招标方式购置的军训服,其上面显示的公司称,并没有生产过这种产品。

    目前能够检索到的高校借军训服获利的案件寥寥无几。即使前面提到的那所每套军训服牟利34元的高校,也仅仅是在物价部门内部刊物上被曝光。但到底是哪所高校,事涉多少学生,在物价和教育部门官方网站都查询不到。这样处理,警示效果恐怕是零。

    不妨再算笔账,看看现实中高校违规的获利成本是何其低廉!上年,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每所招生本专科新生2800人。按此计算,上面提到的那所高校,一年在军训服上违规获利就有9.5万元左右,而最后仅被处罚5000元了事。当然,物价部门最后要求高校要把多收取的费用退给学生。但换个角度看,如果没被查处呢?

    账谁都会算。比对之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利益诱惑远远大于违规成本。这或许就是高校敢在军训服上通过差价大肆赚钱的胆子所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