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骂医院何以能成“英雄”?

(2014-03-27 07:59:25)
标签:

行为

结果

让人

现实

同事

        骂医院何以能成“英雄”?

    

    “不理解为何不上班而天天骂医院的兰越峰成了‘英雄’”,针对著名的“走廊医生”兰越峰,其一位同事表示,“如果这么做才能得到嘉奖,我也想做一名‘走廊医生’。”(《新京报》3月17日)

    从目前媒体进一步报道披露的信息来看,“走廊医生”兰越峰的完整形象,确实很可能不如此前人们描绘形容的那样“高大”和“纯粹、完美”。但如果因此便断言兰越峰的“业界良心”称号完全名不副实、仅仅是舆论“误会”的结果,并将其“成名”简单定性为“骂医院成了英雄”,显然同样并不十分客观公允。

    无论兰越峰的性格是否偏执,也无论其举报具体动机究竟是什么,实际上都与她举报的问题是否属实,没有任何直接必然联系。从媒体调查披露,以及当地相关部门调查的信息来看,兰越峰所举报的问题,像“过度医疗”、“领导贪腐”等,是具有相当部分真实性的,如“绵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涉嫌违纪被调查”的事实。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站在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角度审视,兰越峰之所以能“出名”,并不是因为她本人及其举报有多么另类、反常,而不过因为其以医生的身份,再次揭露戳破了“过度医疗”等早已普遍存在的医疗体制积弊而已。如曾有调查显示“医院有70%患者的治疗有过度之嫌”,而“过度医疗”之类体制积弊的普遍存在,见证的又是“医改不到位”的改革现实。

    就此而言,“走廊医生”兰越峰能凭“骂医院”成为“英雄”,其实根本不在于其个人行为是否“英雄”或者说足够当得起“业界良心”之誉,而在于,目前我们的医疗体制及医改进展,确实有太多“不如人意”、让人感到不满甚至“可骂”之处。显然,若不能尽快有效改变这种医疗体制和医改现实,类似兰越峰这样的“英雄”势必很难避免,即使没有“走廊医生”,也会有其他名目的“××医生”或者“××患者”,将被舆论选择成为批评这种医疗体制现实、为之代言的“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