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隋炀帝墓:为何仅二三十平米?(图)

(2013-12-01 14:02:15)
标签:

休闲

政治需要

标准

空白

凭什么

          隋炀帝墓:为何仅二三十平米?(图)

 

http://images.sxrb.com/Image/2013/201311/20131124/12_12_3.jpg

隋炀帝墓考古


隋炀帝杨广,堪称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在大多数历史记载和影视剧的描述中,杨广是一个荒淫的富二代、昏庸的亡国之君:弑兄奸母,残害忠良、靡费奢侈、荒淫好色、滥用民力……此评价千百年来几乎已成定论。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隋炀帝其实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实干家:他平定陈朝,统一天下;修建东都,迁都洛阳;修建大运河,利在千秋;开疆扩土,平定吐谷浑,通丝绸之路,迫使突厥分裂;开创科举,重视教育,迅速把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并为唐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只是他野心太大,结果走向了反面,成为亡国之君。

本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该发现也被认定为2013年中国重大考古成果。

考古专家究竟凭何“铁证”断定这是隋炀帝的墓?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又为何称作“墓”而非“陵”?重见天日的隋炀帝墓,让历史突然翻回到千年前。

【疑问一】

凭什么判定是真墓?

今年春,考古人员在扬州市曹庄中星海上紫郡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并不起眼的砖室墓,每座仅二三十平方米。然而,墓中发现的“隋故炀帝墓志”等字样引起了他们的重视。经过初步考证,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很有可能就是隋炀帝杨广。

这一爆炸性消息经媒体报道公布之后,扬州市文物局遭受了不小的压力。民间的质疑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仅凭一方墓志如何认定这是隋炀帝墓?墓志铭上同时出现隋朝和唐朝的年号,难道是在玩穿越吗?此前不是已经有一个隋炀帝陵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一个?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目前,采取最新的3D等技术手段,隋炀帝墓志读出的文字是与史料符合的。其次,尽管是唐朝李世民为炀帝和萧后下葬,但仍是按照帝制,随葬品的规制和唐大明宫出土的相似,随葬品等级如此之高也证明墓主人身份尊贵。第三,这次还出土了人骨,包括牙齿和骸骨,其中年龄、性别均与文献记载的情况吻合。

【疑问二】

身为帝王为何墓室如此寒酸?

这位生前据称好大喜功的帝王,死后所安葬的主墓室仅从规模上看确实十分寒酸。

考古专家分析,这种“寒酸感”与其死因和多次迁移有关。毕竟从公元618年被宇文化及缢死后草草下葬,历经多次迁移,直到公元648年才最终与病死的萧后合葬。

据史书记载,隋炀帝死后先后迁葬两次,他死后最先由萧皇后为其收殓,葬于江都(今扬州)宫流珠堂,十几天后,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为其发丧,迁葬吴公台,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迁到雷塘,也就是现在“老隋炀帝陵”的所在地。

这段史实或许可以解释新发现的隋炀帝墓的一个疑问,即为何墓中没有棺椁尸骨,陪葬品也寥寥无几。“但从考古意义上来说,其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仅萧后墓中出土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就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空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

【疑问三】

为何是“帝墓”而非“帝陵”?

一般来说,皇帝死后下葬的陵寝被称作“帝陵”。尽管此次专家一致认定这是隋炀帝和萧后最后下葬的场所,却罕见地使用了“帝墓”这个称号。

考古专家回应称,之所以定位为“帝墓”而非“帝陵”是经过讨论后的结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表示,杨广是前朝帝王,失掉了“身份”,其墓葬的规格、形制不可能达到正常帝王的标准。杨广作为亡国之君,注定了墓葬不可能是“故帝王陵”,而只能是“旧帝王墓”。因此,唐王朝在政治上只能象征性地给杨广一个“王墓”,而不是“陵寝”。不过从墓志来看,唐朝还是承认他的帝王身份,陪葬了许多高规格的器物。唐为何要给前代皇帝造陵墓?历史学博士、扬州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永平认为合乎逻辑。“无论从唐代礼仪还是制度来看,他毕竟是前朝帝王,而且隋与唐同属一个政治集团关陇集团,又是近亲,唐初刚刚统一,统治者也要安抚民心,为炀帝立墓也属于政治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