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曲阜市政府设立一个机构,挂牌“马上就办办公室”,济宁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马上就办办公室”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大家都知道政府的职能部门就为基层,百姓办事的,为什么拖着不办呢?不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公室”就不能为百姓吗马上就办吗?原来的只能部门还有必要存在吗?
成立专门办公室来管一件事情,看似有一定道理,但细究起来往往是逻辑混乱。政府公共事务本身就有明确的分工,每一项事务都有人管,譬如利用红白喜事行贿受贿有纪委、检察部门管,为何还专门成立“禁操办”。如果按此逻辑,其实还有很多“办”要成立才行,“禁酒办”“禁游办”“禁嫖办”“禁赌办”……
可以想见,“马上就办办公室”难道就能真的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让公众办事不再难。之所以出现很多事情不好办,要看脸色走关系等等,是因为相关职能部门不作为或者权力寻租,同样的,“马上就办办公室”无论多么美好,都不能保证不存在其他职能部门的问题。何况,没有到位的监督和权力制衡,“马上就办办公室”真可能马上就办?如果权力监督制衡到位,“马上就办办公室”更不必存在,其他职能部门本来就不敢懈怠,还拿“马上就办办公室”来做什么?
因此,无论怎么解释,从其自身的职能大小、权责上讲,“马上就办办公室”也不可能马上就办很多事。那成立这个办公室,实际上就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一种宣传报道的噱头,对实际的政务并无帮助,相反还要耗费大量的公帑。我们不知道,这个“马上就办办公室”是否是从制度上和编制上固定下来的,如果是政府机构的问题还有很多,都这样成立一堆的办公室,精兵简政、治理行政成本过高,恐怕必然成为空谈。就像前年某地成立的“空饷办”,非但吃空饷的没减下来,最后吃老百姓税款的人还得增加不少。
一些地方专门成立特别办公室,问题没能解决,却浪费了行政成本和人力资源。很多地方非但不吸取教训,还乐此不疲地继续成立类似专门办公室,结果饮鸩止渴的效果都没达到。这到底又是因为什么缘故呢?其实,我很理解一些政府成立“XX办”的初衷,只是这些“XX办”的成立,本就是行政内部监督失去作用,群众反映又强烈,才被迫成立起来的。
所以,“马上就办办公室”本身的运行结果,和其他行政部门或者官员的作为不会有质的不同。任何办公室都是人组成的,或者还是从相关部门抽调成立起来的。别的部门、官员会不作为、会乱来,会腐败,“XX办”也无法独善其身。这个困境恰恰就在于,很多政府部门就是喜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循环往复,最后大概还要成立“禁止成立XX办办公室”。那岂不是个政治笑话!
病根是什么就该治什么,而不能只去治理一个表象。对权力的外部监督,和行政部门内部的监督制衡,既然如此无力,就应该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解决,而不是对根本问题视而不见。如果这样,类似的专门办公室越多,我们越焦虑。因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无法解决,越来越多的权力得不到监督,越来越多的行政成本将被白白消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