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针对孩子们的免费公园遍布各地,即使是简陋的也少不了这四样游具:沙堆、滑梯、单杠和秋千。孩子们想要痛快玩耍的时候会先奔向滑梯或秋千,想要安静的时候就会选择沙堆。所有的幼儿园里也有沙堆,老师教育孩子们在玩耍时必须注意的是绝对不可以扬沙,工具用完以后要及时收拾,此外就任由孩子们自由的玩耍。我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看到她们和同伴们一起在沙堆上忙碌,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热闹的蚁群。
不到3岁的小孩子拿着小水桶跌跌撞撞的去取水,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和研究泥和水的比例,做出圆滚滚的沙球,堆出各种形状,挖出陷阱,用不同形状的塑料玩具做成各种造型,即使把制服和鞋子弄得脏兮兮,妈妈们也不会生气。看着女儿对手中沙子的专注和热爱,感觉丝毫不亚于艺术家对其作品的热情。孩子们回家前经常要求我把他们精心制作的沙球带回家,这可难住了我。于是我给沙球拍了照,然后是老师出来带孩子们把沙球藏到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孩子们才高高兴兴的跟着我回家。
去海边的时候请亲自感受一下沙子的感触,它会唤起人本能对沙子粗糙感觉的热爱。试着认真用沙子建筑一个造型,通过沙子可以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释放心中的压力,更不用说把没有形状的沙子塑成形状过程中发挥的想像力。孩子天生的爱玩沙土,请务必理解这一点。不光是孩子,就连大人也天生的喜爱沙与土。现在日本的大人中悄悄的流行起做泥球,把一种特殊的硅藻土慢慢的打磨,做成一个让人爱不释手的光滑泥球。在制做的过程中,人的心思都集中到泥球上,烦恼和压力也就忘了。

帐篷里的大人在聚精会神的做泥球
完成品,是不是很可爱?
我以前的家附近没有公园,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去这么重要的乐趣,邻居爷爷奶奶中有的给孙子买来专用的沙子,有的从河边运来沙子送给孙子,家里有的塑料容器和洗衣粉用的勺子都成了玩沙子的最好工具。他们向我传授经验,海里的沙子有盐分,要洗过以后再给孩子玩。后来偶尔看到现在日本天皇夫妇的育儿方法,其中提到了他们送给皇太子1岁生日的礼物,就是天皇夫妇在铺有草坪的院子里亲自用铁锨挖的一个50厘米左右的沙堆。这个沙堆还被铺上塑料席子,作为皇太子的小游泳池使用。
顺便再提一提对孩子来说很“奢侈”的玩泥。几乎所有的孩子在下雨的时候都喜欢踩水塘,听那一声脆响,溅自己和对方一身泥。妈妈最发愁的时刻仿佛就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我以前住的地方周围有很多水田,当地农民每年夏天都给孩子们提供一次痛快玩泥的机会,孩子们只穿着最少的衣服,忘情的在泥里滚啊跑啊。我记不清对孩子年龄的要求了,但当时5岁的老大还不够资格。后来搬家以后我一直很遗憾孩子们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体验机会。有些孩子是很幸福的,幼儿园和保育所会给孩子们玩泥的机会。上次老公去冲绳参观某保育所的时候,正赶上孩子们光着身子在泥里痛快淋漓的玩耍,之后挨个去冲凉水澡,洗净身体和头发再换上干净衣服。在这样丰富的自然环境成长中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一定是很健康的。
我们鹿儿岛县有个叫做吹上浜的海岸,是日本三大沙滩之一。自从1987年每年5月份都要举行世界沙雕比赛,叫做“沙之祭典”。来自全世界的最优秀的沙雕艺术家们在沙滩上安营扎寨,精心制作他们的参赛作品。跟着百合来一次走马观花,看看沙子在艺术家的手下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艺术家使用一种特殊的喷雾胶水让沙子紧密的沾连在一起。

这位外国艺术家为日本的灾后重建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由于前一天突降大雨,工作人员在寻找沙雕受损的部位。

然后用特殊胶水修复固定。

艺术家们的创意题材十分自由,既有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也有实际存在的城堡等自然建筑,沙雕本来就是最需要发挥想像力的艺术。每一幅作品下都有这样一个标牌,介绍作品及其作家。百合在此不一一介绍了。



免费体验沙雕的地方,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忙得不亦乐乎。


参赛选手分为四个级别:世界级艺术家、国内艺术家、中学生和小学生。这些都是小学生的作品。

再返回艺术大师的作品。

这个钟从不同的角度看能够显示不同的时间。


这是百合最爱的作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老人的眼睛都凝视着你。但是这部作品并未得奖,请注意下部还未得到修复。

今年的一等奖作品,来自新加坡的艺术家的《郑和下西洋》。

来自英国的一位女选手的作品《伟大的梦》,获得了二等奖。个人也十分喜爱。

此文已被《南方教育时报》预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