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岁孩子从容上救护车

(2010-10-19 11:52:43)
标签:

日本

小亚

救护车

百合

创可贴

育儿

分类: 生活随笔
    那是小亚3岁夏天的事情了。爸爸在上班,百合在客厅做家务,她和1岁的妹妹在另一个房间里玩。忽然听到小亚发出很大的“哇”的哭声,被吓了一跳的百合正要过去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小亚就满脸泪水的捂着头来找妈妈了,“小桃。。。推我。。。”。只见她手掌缝里有鲜红的血在源源的流下来。百合真的被吓住了,战战兢兢的叫小亚松开手让妈妈看看。只见小亚的左后脑勺上浓密的头发间开了一个约3厘米长的口子,头皮都翻起来了,暗红色的血正汩汩的从伤口里流出来,原本就是鲜红的T恤衫的后背一会儿就被殷湿了将近一半。

 

    百合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小亚快要死了。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一下子见过那么多血,更不知道头部血管丰富,如果受了外伤的话是会流很多血的。百合冲到洗手间拿了一条毛巾给她,叫她自己按住伤口,然后飞快的在脑子里琢磨了一下决定打电话叫救护车。百合对小亚说,你坐在沙发上等一下,妈妈这就叫救护车,救护车来了你就没事了。妈妈打电话的时候你不要哭,要不然对方就听不见妈妈在说什么了。刚才还在哇哇大哭的小亚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坐在沙发上一边用毛巾按着伤口一边小声的抽泣。旁边站着一副很老实很无辜模样的1岁多的妹妹小桃。

 

    百合打了119,讲清了情况,叫他们来救人。消防局的人还寻问事情发生的经过和地点,我说还没来得及问。他们说我们这就去。百合松了一口气,小亚肯定不会死了。这才带小亚去刚才玩的房间问是怎么回事,是在哪里碰的。小亚哭着指着妹妹,说“小桃推我,我在这儿倒下了。”只见房间地上一点一点的鲜红的血迹,正好从这个房间通向我刚才在的客厅。1岁的小桃蹲下去用手指蘸了一滴血,一边看一边兴奋的说“血,血”。看着这个无辜的小“罪人”百合无话可说。

 

    救护车一般在15分钟内就会到达,百合必须立刻做出门的准备,于是对小亚说,救护车马上就要到了,你去家门口等着,这样他们一下子就能看到你了。小亚乖乖的出了门,百合趁这个时间准备好去医院要用的保险证,小亚换洗衣服和新毛巾以及小桃出门必需的东西。不一会儿就听到了警笛声,然后声音越来越大。百合冲出门外去迎接,发现小亚在门前的小台阶上安静的坐着,手里一直拿着毛巾紧紧的按在头上。从白色的救护车上下来两个人,先看了一下小亚的伤势,然后进屋里调查事情的经过。百合带他们去看了现场,按照小亚说的话解释经过,两个人做了记录。

 

    之后一个人抱起小亚,把她轻轻放在救护车里的床上,百合也抱起一岁的小桃跟着上了救护车。救护车重新响起警笛开动了,百合从后车窗里看着被救护车的警笛声惊起出来看热闹的邻居渐渐散去。医生拿掉已经全部被血浸透的毛巾,给小亚的伤口做了简单的止血处理和包扎,然后安装上跟踪血压和心跳的仪器。百合一直抱着小桃,看着坚强的小亚不停的鼓励和表扬。医生等处理结束就询问起小亚事情的详细经过,百合隐隐感觉到他们是在调查这是不是一起虐待案件。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几乎封闭的环境里养两个幼小的孩子,确实很有发生虐待孩子的可能性。尽管如此,心里仍然有微微的不适。

 

    救护车在路上驰骋,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市最大的儿童医院。医生抱起小亚,直接就把她送到了急诊室,急诊室的医生先叫她做了个X光检查确定没有内伤,然后就开始处理小亚的伤口。清理和消毒是很疼的,小亚忍不住哭了起来但是没有闹也没有动,百合攥着她的小手给她鼓励。以为下一步该缝针了,结果医生拿出来一个像钉书器一样的东西,用一只手按住头皮,另一只手就开始往小亚的伤口钉“钉子”。每一声清脆的“咯喳”听起来都很残酷和痛楚,百合的心一下下的刺痛,可怜的小亚就跟着医生的手哼哼。还好六根“钉书针”一会儿就订完了,医生又问起小亚事情发生的经过。当母亲的心里虽然不太舒服但是仍然有安心的一方面,这个国家还是很重视儿童的,不会只相信大人的一面之词。

 

    到了晚上爸爸来接我们回家的时候小亚已经是活蹦乱跳的了,虽然脸上还留着白色的泪痕,情绪却是很好的,仿佛自己做了一件很英勇的事情。当天的晚饭额外多吃了一些,第二天头上缠着一圈圈的绷带又照常上幼儿园去了。约一星期后去医院取“钉书钉”,百合都不忍心看了,这个孩子却只哼哼了几声就结束了。谢天谢地,头皮愈合得很好,只是受伤的地方一直都没有长出头发来。

 

    三岁女儿的举动到现在都依然让我自豪。她乖乖的用满是鲜血的毛巾按住头坐在门口等救护车的小小身影,以及头上被钉钉子也忍着不动的场景让我无论何时回忆起来都感觉历历在目。尽管自己受了那么严重的伤,由于妹妹还小需要照顾,妈妈从始至终都没有腾出手来抱她一下,多疼多害怕这个孩子都自己忍了下来。她完全做到甚至超越了妈妈所期待的那样坚强。

 

    这两个小不点从小都是我一个人带,没有老人疼着护着,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从小我就跟他们说,小孩子不摔跟头就长不大,妈妈从小也摔了很多跟头现在才长到这么大的。有时候摔得流了血,孩子来要创可贴,我会看着她的伤口赞扬,好大一个伤口,真了不起,你是怎么摔出来的。或者是,才这么一点点血,像小婴儿一样还没长大呢,就不用贴创可贴啦。慢慢的,孩子们也就学会按照妈妈的说法考虑了,他们会来向妈妈炫耀自己的伤口,等着妈妈的评价,有时候也模仿着妈妈的语气说,血才这么一点点,像个小婴儿,妈妈你就不用给我贴创可贴啦。不要担心,我的孩子不是傻瓜,不会故意去弄伤自己来向妈妈炫耀的,他们只会更积极的看待受伤这件事情,变得更坚强而已。

 

     有趣的是,我记得在中国如果小孩子不小心碰疼了,长辈会假装生气的打那个碰疼孩子的地方,说“打你,谁叫你碰疼了我的宝宝”,小孩子也会模仿跟着大人一起打或者用脚踢。而日本的小孩子碰疼的时候,妈妈会轻轻的用手盖住伤口,然后随着手一挥,说“疼啊疼,飞走吧。”,仿佛将疼痛也一起甩走了似的。而西方的父母通常会在孩子的伤处吻上一下,帮助他们减轻疼痛。无论是哪一种解决方式,其实都不会对疼痛有丝毫的缓解效果。孩子来找父母求助减轻痛苦,内心里更是来寻求心理安慰和撒娇。而本意是愿意让孩子变得更坚强的父母内心中往往也同时隐藏着渴望孩子来撒娇的私心。借孩子受伤的机会是将孩子的性格塑造得更坚强还是更娇气,那就要看父母话语里的暗示含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