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3月份,毛茸茸的带壳春笋就悄然出现在店头。超市里中国来的水煮笋一年四季都有的卖,但脆爽清香的鲜嫩春笋却只有春天才吃得到。日本多山地,山里自生着很多竹子。竹子的繁殖力很旺盛,春天从地里悄悄的伸出根来,沐着和风细雨不知不觉间就长成一根伟岸的竹子。春天在它刚冒头时如果不加以适当砍伐,很快就会密生过度,整片林子也就毁了。因此春天上山去挖春笋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大快朵颐,还能活动活动筋骨,确是一举几得的大好机会。
今年3月底从中国回来后一直忙忙碌碌,到春天接近尾声的时候才得以了偿带孩子们去挖春笋的宿愿。邻居老太太家的山离百合家不过两百米,上山后却宛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顺着蜿蜒的小径前行,这就要进入期待已久的竹林了。
枯叶下性急的春笋已经破土而出,根本不用费力去找。这是一颗雌笋,你会辨认吗?
孩子们认准目标,齐心合力的要把它拔出来。

孩子拔不出来就用手挖,非要把它挖出来不可。小小的孩子韧劲可不小。结实的春笋哪里是用手就能挖出来的?竹子是笔直的,地下的根却是打着弯的,要用脚探准它弯的方向,用铁锹把它刨出来并砍断。
苏东坡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所说的竹一定是纤细的类似君子的竹,而不会是这一种雄伟高大的竹。置身于高大幽静的竹林,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敬畏。竹和竹的空隙中冒出没有来得及挖的年轻竹子,再过上一年就辨认不出来谁是父母谁是孩子了吧。

这是生活在竹林中的小国宝。

百合还在林间发现了一片片有趣的植物。叶片的纹路很漂亮,花更有个性。刚要伸手去摸,被老太太拦住了。据说摸了它手会发痒,你有没有胆量摸一摸试试真假。


由于春笋都冒了头,因此一会儿工夫就挖了一大堆。用镰刀从上到下砍一道缝,用手齐齐一剥,干干净净的肥嫩春笋就露出来了。其实这次还学会了通过外形辨认雌笋和雄笋,我们只挖柔软的雌笋,而把多余的雄笋砍掉。还没等百合拍照做比较,春笋们就被麻利的老太太把衣服给剥得干干净净了。这个小小关子,就留做明年的期待吧。

带孩子们上山挖春笋其实是百合若干年前就有的愿望。以前的邻居田中先生担任着当地保护山川协会会长的职务,每年春天都带领志愿者去山上挖春笋,带回来了就一麻袋一麻袋的送来。小亚从含着奶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妈妈剥笋了。 
将剥干净的春笋切成大块放进大锅里,倒进用米糠洗出来的纯白色乳汁,用小火煮一个小时,再放六个小时把它们放凉,生笋麻麻的口感就消失了。之后将春笋捞出来洗净以后泡在冷水里放入冰箱,每天换水可以保鲜一个星期左右。由于这个时节可以吃到大量的春笋,百合也尝试做各种荤素春笋料理:春笋饭、炸春笋、煮春笋、炒春笋、炖春笋。在饭店里笋片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玉兰片”,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新鲜的春笋味道要调得淡一些,才能突出春笋的清香。可是无论怎么吃,冰箱里的煮笋刚刚减少了,田中先生就又送来一麻袋。
田中先生不光送鲜笋,还常常在晚上悄悄送来一大盒香喷喷的红油笋片。那是一家和他相熟的四川料理店老板的手艺,香喷喷油汪汪麻辣辣,刺激得百合早上起来肚子饿了也吃,下午嘴馋了也吃,临睡前也要狠狠吃几口才能睡得着。田中先生曾和百合约定,等孩子们长大一些了就带我们去山里挖笋。孩子的成长没有竹子快,总算等到去年春天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山里又闹起了野猪。担心到自己和孩子们的安全,百合只好望洋兴叹。
带着遗憾的心情搬了家,打算和饱食春笋的季节做道别。百合曾在给田中的贺年片中写道:每年吃到了您送来的春笋,我们家的春天才真正到来。这次百合刚刚随邻居老太太上山挖完笋以后,就收到了特快专递,箱子里面居然是田中特地寄来的用湿报纸包着的五个春笋。感谢田中先生,还惦记着八百公里外爱吃春笋的百合。
从贺年片中得知,田中先生去年年底抱了第一个外孙,现在一定是个幸福的外公了。百合在犹豫着要不要写信告诉他,以后就不要再专程寄春笋了,因为百合家附近就有竹林,春笋伸手可得。这么多年的春天,不管住在哪里,永恒不变的就是:百合要隔三差五架起家里最大的锅煮春笋。在充盈着米糠和鲜笋气味的空气里,百合一边回忆着四川红油春笋的味道,一边想念着邻居田中先生,随手记下了这篇文字。
春天欢迎来百合家做客,百合款待以肥嫩的春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