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命和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读扬尼斯·里索斯的《拯救的方式》
扬尼斯·里索斯的诗,多采用戏剧性独白,以象征暗喻的手法反映现代希腊人的生活,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拯救的方式》、《第三个》等作品表达了对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深度,成为现代希腊诗歌的经典之作。
扬尼斯·里索斯的诗歌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批判性,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个人的内心体验,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人类命运的担忧,诗中的大风暴、头颅、波浪等意象,不仅代表了自然的威力,也象征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全诗亦真亦幻的孤独女人的梦境,象征了诗人对个体在现实社会中抗争的关注,也体现了诗人对拯救方式的不懈探求。
翻译家韦白说:我一直把扬尼斯•里索斯作为我写作的标杆,他选择的立场也是我认为最为恰当的立场。他的诗歌一点也不卖弄,朴素得几近于木讷,诗歌开篇几行,完全的写实,简单质朴,就是生活中的场景,足以在读者脑海中形成画面。波浪爬上楼梯/她害怕它们会抵达二楼/它们淹灭灯/它们会泡湿火柴/它们会朝床铺推进。里索斯就像一个顶级画师,不多一笔不少一笔把画面最简单地呈现给了我们,仔细一读,发现平易中隐含着另外的极为犀利的东西,一种沉积于生活深处的、最为核心的苦痛。
阿多尼斯认为里索斯描写痛苦的方式是一种劫后余生式的回味,这种回味常常把经历过的现实与精神在极度折磨之后出现的梦魇搅和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哪是经历的活生生的现实,哪是他的幻觉分泌出来的梦魇。这在写作手法上,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
雕像们多么平静。时间的蹂躏/并没有波及它们/它们的手,它们的脚/它们的头在行动/——可是它们/保持着它们最初的直立之态(《雕像和我们》)。超现实主义巨匠阿拉贡1971年公开发表《当今最伟大的诗人名叫扬尼斯·里索斯》,对这些作品极为推崇。他们中的三个人坐在窗边看海/一个谈着海/一个听着/第三个既不谈也不听/他沉浸在海的深处/他漂流着(《第三个》),第三个人其实认为,没有精神求索的人,早已被日常的庸碌淹死了。《拯救的方式》在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上驾轻就熟,延续了不紧不慢,隐而不发的创作技巧。
韦白认为:
里索斯的超现实,不是潜意识的混乱,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呈现现实或超现实的赤裸影像来直接达成的。
阿多尼斯:人和其他事物不一样的,在于人要书写自己的历史,这个寻找的过程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里索斯一直坚持不懈的对意义的寻找,把一个追求自由的思想者和一个虔诚者区别开来。对于追求自由的思想者或诗人来说,没有一个预先设定的意义,他必须去寻找意义。在阿多尼斯看来,人最重要的力量或最基本的能力,就体现在他能够提出问题,而不是给予答案。世界万物只有人才有能力提出问题。
扬尼斯·里索斯擅长在诗歌中勾勒现实场景,
以白描的手法,运用暗喻、场景转换以及超现实的象征及虚实切换,有效的继承了古希腊诗歌的精粹,折射出诗人的精神生活与思维,称得上是现代希腊诗歌的创始人之一。
注:扬尼斯·里索斯(Yannis Ritsos 1909-1990)希腊著名诗人、现代希腊诗歌创始人之一。
附:
[希腊]扬尼斯·里索斯 董继平译
夜晚;大风暴。那孤独的女人听见
波浪爬上楼梯。她害怕
它们会抵达二楼,它们淹灭灯,
它们会泡湿火柴,它们会朝床铺推进。
然后,
海水中的那盏灯会像一个溺死者的头颅
只有一个黄色念头。这拯救她。
她听见波浪再次撤退。桌上
她看见那盏灯——它的玻璃稍稍沾满盐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