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晨间接待的态度对幼儿一日生活的影响

(2012-08-26 22:38:2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摘要:

晨间接待作为幼儿园的第一个活动环节,一直都被人们关注,但仍然有家长放弃了这么好的教育机会,他们通常只是把自己的孩子领到班级,就拿着接送卡走了,不会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更不会利用早晨这个珍贵的时间段来引导孩子了。所以,我提出了此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我们能够重新认识晨间接待,找到晨间接待适宜的方法。通过记录教师晨间接待的不同态度,探究幼儿一日生活与晨间接待时教师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给晨间接待提出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晨间接待  接待方式  发动家长

一、晨间接待的定义

接待,即迎接、接洽和招待,在幼儿园,就是我们对家长和幼儿进行的迎接、接洽和招待活动,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方式。晨间,就是指一日生活中的早晨、早上,它很清楚地提出了接待的时间,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时间条件。晨间接待,就是在幼儿园内,老师早上迎接小朋友,和家长的过程。这是幼儿园特有的一种方式,是孩子们在园内一日生活的开端,也是与家长沟通,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

通常我们的孩子都是和家长一起来园的,所以,我们接待的对象由原来的幼儿转变为家长和孩子。对象范围扩大了,我们的关注力度自然而然也加大了。

二、晨间接待的重要性

晨间接待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第一个活动环节,也是老师与家长沟通,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的一个窗口。晨间接待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一项展示幼儿园形象、体现幼儿园保教水平、彰显幼儿园实力的工作。晨间接待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个幼儿园的整体工作水平。这为我们进行家园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从晨间接待里可以看出孩子的很多情况,如身体是否健康,是否要吃药,是否闹情绪,是否最近发生了一件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事情,等等。晨间接待时幼儿园的第一把门,我们应正确地对待晨间接待,重视晨间接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我们的一日生活中,早上尤为关键。众人感同身受,早上起床,心情一旦受到影响,那么我们会觉得一天都不舒畅。

由此可见,早上——一天之中的黄金时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老师晨间接待孩子的时间不是孩子早上醒来,对外交流的第一时间,但是,这却是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时间。如何把握这段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光至关重要。

也许,孩子早上因为起床晚了而被大人批评,当他来到幼儿园时,如果感受到的是老师亲切的笑容和关切的问候,那他也许就会将不愉快的经历抛到九霄云外。同样,也许,孩子在家里为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幅画,因为老师在晨间接时一句不经意的玩笑,他就不想再为老师画画了,也不想与老师做更多的交流了。也许,平常不爱开口的小朋友一到幼儿园,就要克服一个问题——和老师打招呼,在老师的鼓励之下,他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老师,早上好”……晨间接待中,老师的旁敲侧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孩子的经历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晨间接待的对象大多数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家长们往往为了赶时间上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连送孩子进教室都觉得是浪费时间,更不用说是再抽出时间,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了。相反,如果是没有工作压力的爷爷奶奶,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闲话满天飞,就是不聊正题。不过,这也有一点好处: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进一步促进了家园合作。

仔细想来,不仅家长没有重视晨间接待,就连老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是领导说要检查晨间接待,我想应该会有很多老师在晨间接待这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干自己的事情,更不用说热情地迎接孩子和家长了!设想一下,如果老师没有做好和家长的沟通,那么家长又如何从老师的嘴里得知孩子的在园情况?!所以,我们的要求和实际工作情况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差距,我们应当用自己的方式尽量减少差距,而不是威慑于领导的“检查”,做表面功夫。

三、晨间接待的正确方法

案例一

要毕业了,班上的小朋友特别激动。上个星期,杨杨开心地告诉我:“吴老师,我为你和马老师准备了一样东西哦!”问她是什么,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她很神秘。果然,某一天早上,外面下着大雨,她飞快地冲进了教师,脱了身上的雨衣,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我的面前:“吴老师,我把礼物给你们带过来了!”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叠纸,“我给你们画了画!这两张是给你的!那两张是给马老师的!”我接过纸,一看,那里面有蝴蝶、有房子……“你这画的是什么呀?”“是北京天安门!”我意识到了她画这幅画的原因:这个学期,幼儿园组织大班的小朋友去社区进行红歌比赛,表演的曲目是《园歌》和《我爱北京天安门》,本来,杨杨也是要去的,只是考虑到她普通话很不标准的原因,就没有让她去参加,她为此一直觉得很可惜,看到别人去排练了,总是很羡慕。我看着她的画,很感动,“谢谢你!老师很喜欢!”

关于杨杨的晨间接待个案反映出了大部分幼儿的特点,他们会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寄托在其他的物品上,即使是平常很活泼开朗的孩子,对于失去某次比较重要的机会,内心的失落会转化成对其他事物情感上的寄托。比如杨杨,虽然不能上台表演歌曲,但是,她把对天安门的热爱转移到了绘画上,而且,还通过在班级内表演的方式取代了不能上台演出的遗憾。对于她这种正面、积极的寄托,老师不应当阻拦,更不能抹杀孩子对梦想的渴望。老师可以作为一个倾听者,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她,适当地满足孩子的表演欲望,安抚杨杨的失落情绪。当天放学回家,我把早上的事情和杨杨妈妈说了,并且告诉她杨杨在班上是个很有自尊心、很要强的孩子,这次没有被选上没有关系,关键的是吸取教训,把普通话说好,争取下一次能够上!孩子的妈妈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和孩子商量了一下,准备在暑假报一个兴趣班,来弥补孩子在这方面的缺失。在最后,我还是用上了幼儿园最强大的阵容——家长,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他们对于孩子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幼儿园只是一个平台,一个能够让他们认清孩子在群体中缺失的平台,真正做到优生、优育。

每一次的晨间接待就是一则则小故事,小中见大的事件折射出了孩子的内心。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家长放弃了这么好的教育机会,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惜……

案例二

这学期,班上来了三个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豫豫是其中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根本就没有纪律观念,老师都不是特别喜欢他。对于他的要求,老师也是应付。这天早上,豫豫来得很早,他一进门,就和以往一样,用响亮的声音向老师大招呼:“老师!早上好!”“早上好!”豫豫独自去玩积木了。“老师,我要那个红色的积木!”“积木不是都一样的么?”豫豫扫兴地回去了。“老师,豫豫抢我的积木!”“豫豫,你怎么能抢别人的积木呢?!快点还给别人!还要向哥哥道歉!”豫豫很失落,他把手里的积木往外一推,“我不玩了!”“为什么不玩呀?”“没有我喜欢的!”他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这天早上,豫豫的游戏玩得很不开心,还到处和其他小朋友说:“回家,我也叫我爸爸去买玩具!我才不要玩幼儿园里的呢!”豫豫在班上还算是比较外向的一个孩子,平常是不会斤斤计较的,这次的晨间接待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经历,他就用他平时擅长的生气方式来抵抗我对他的偏见。

毋庸置疑,我对豫豫的言语给了他消极暗示,虽然没有明确地说“你不要来烦我。”可是,孩子是个小机灵鬼,你讲话的态度、语音、表情、动作都是在间接地说明这句话的存在。

在当天傍晚,我也和豫豫的妈妈进行了一番沟通,在对豫豫早上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基础上,也反思了自己态度的冷漠。同时,我再一次通过家长的力量,让豫豫慢慢地学会和大家一起玩玩具,有礼貌地向别人借玩具,等等。时间久了,我也发现了不少豫豫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大班很多小朋友都没有的。我开始接受并喜欢他了。豫豫的语言总是那么让人心情舒畅。他们的语言是纯朴的、耐人寻味的。孩子总是会用语言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不会带着各种面具。

在上面的这两个例子当中,孩子的性格都比较外向,所以,观察起来比较明显。相反,如果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我们就很难看出端倪,因为内向的孩子往往和别人的交流也不是特别多,这就导致能够反映问题的渠道比别人少很多。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更加地注意,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我们要发动家长和老师一起投入到晨间接待中来。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要向家长传播晨间接待的相关知识,让家长正确地了解晨间接待。晨间接待不仅仅是和老师说一声“老师,早上好”,我们还可以把更多的内容引进来。让大家感受到晨间接待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其次,我们老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家长。固然,有的家长比较严肃,有的家长比较善谈。我们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那些看上去比较平和的人交流,而很少会主动和那些板着脸的家长沟通,除非是迫不得已。可见,我们已经将思维定格了。我们应该打破思维定势,能讲的家长就多讲一点,但是要说到点子上,不能天方夜谭;对于不太愿意交流的家长,我们也不用讲太多的废话,言简意赅地将一两句孩子的情况即可。

第三,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他渠道进行交流。诚然,不少家长是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了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的机会,但是,我们老师不能放弃,有什么事情不能在早上说,那就在傍晚说,不能见面说,还可以通过电话、家访、家校路路通等各种形式来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最后,我们老师要发挥“孩子王”的优势,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世界。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逛商场,不就是因为自己的身高太矮了,看不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么?!我们可能已然忘记了自己小时候的情况,但是,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们平视,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他们的小小世界。从他们的小世界体会孩子们内心所想,就是把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拉近了。

不仅老师需要有所调整,对于我们家长,也需要改变一下对幼儿教育的态度。我们不单单是保育,我们还有教育。我们提供一个机构不仅是为了让家长能够放心上班,更是为了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家长在这方面比老师更有发言权,舞蹈班、游泳班、跆拳道等等培训机构就印证了这一点。孩子不能输,我们的家长也不能输。懂得晨间接待的家长能够充分利用每一次的机会,去研究自己的孩子,只有研究了孩子,家长才会了解孩子,才向和孩子做朋友更近了一步。所以,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改变观念,重视晨间接待。

三、结论

晨间接待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环节,但会对幼儿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到晨间游戏,大至半天、一天的园内活动,甚至更长时间的生活。所以,选择恰当处理对待方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在这里,我充分利用了家长这一强大的后盾,让家长充分发挥监护人的优势,管好孩子们在家中的十几个小时,做到家园管理原则、方法一致,让孩子脱离家中“四大金刚”的庇佑,学会寄托自己的感情,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家长——巨大的教育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它?答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开展。我们要尽可能地和家长缩短距离、拉近关系,将教育这顶大帽子“平民化”,将晨间接待“群众化”,让家长不用依赖老师的权威,在家中也能找到各种教育契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