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存在的困惑与答复
(2012-08-23 23:12:2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关于晨间锻炼
1.怎样合理安排幼儿的“自选器具活动”、“集体游戏”、“团体操”的时间、场地、音乐等?
答:晨间锻炼,包括自选游戏、团体操(操节、律动)、集体游戏几个方面内容。这要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来统筹安排。
如果场地小,班级数多,需要按年龄分两段进行的,那就要一部分先集中后分散活动,另一部分先分散后集中活动,相互交叉进行安排。
如果全体同时活动,可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冬季可先做跑步等热身运动来替代集体游戏,然后是早操包括律动和自选游戏。
关于时间安排,一般情况下,晨锻时间45分钟左右。其中操节包括律动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夏季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要相对减少些。
集体游戏主要目标是发展幼儿走、跑、跳、攀登、平衡、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的,如果有提供人手一件的新的器具材料时,自选游戏和集体游戏的时间可以合并起来。
2.早操时如何抓住幼儿的眼球,让他们都动起来?
答:首先,教师对活动的投入程度对孩子有感染作用。其次,选择的内容和音乐,每学期都应当有变化,或者根据季节不同作部分调整。另外在动作编排上要考虑儿童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和注意队形的变化,大班可以让孩子学会看老师手势或听指令变化队形。这样不断变化的内容,容易吸引儿童的眼球,激发幼儿的兴趣。
生活环节
1.早上点心时间能否更灵活,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什么时候用点心?
答:这是个非常人性化的建议。幼儿园可以尝试在阿姨或配 班老师的帮助下,以“角落”的形式让幼儿按需在一定的时段内自由用点心。如我知道有的幼儿园冬季把区域游戏时间安排提前。9点开始早锻炼,然后是教学活动。这样安排就可以把自选点心时段放在来园后到晨炼前半小时,点心区只要有人负责发放点心即可。
2.孩子感冒、发热或者得了传染病还在养病期间,家长已经要求送幼儿园了,幼儿园应当怎样配合处理?
答:按规定孩子发烧38℃以上应由家长负责观察治疗。被确诊为传染病的,要在隔离期满后由医生开出康复证明才能正常入园。幼儿园要按规定执行,但要做好对家长的解释工作。如果在孩子病情已完全控制,在好转的前提下,家里确实没有人带的,可放隔离室由保健老师负责适当安排一些活动。但要和家长说明厉害关系。
3.带药来的孩子是让保健老师到班级喂孩子药还是有班级老师给孩子喂药?
答:按规定应当由保健老师或由保健老师委托带班老师完成。但一定要有相关的记载,以确保孩子按时按量用药。
关于以上两问题,卫生防疫部门应当有一定的规定,可以参照执行。
4.午餐时如何合理安排好先吃完饭的一部分小朋友?
答:先用完餐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下棋等区域活动或轻声聊天等过渡环节的活动。
5.幼儿午睡时间各幼儿园都不相同,应该以多少时间为适宜?对家长要求不午睡的孩子,教师应怎样安排?
答:一般幼儿午睡安排在2个小时左右。对不愿午睡的孩子要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对实在不愿睡的,可以让孩子在教师视线范围内做一些不发出声音的活动。(这样的环境容易让孩子进入午睡状态)。
6.午餐后、起床后有的孩子动作快,有的孩子动作慢,怎样有序地组织?
答:首先教师要督促动作慢的孩子尽快完成穿戴,先完成的可以在配班老师视线范围玩一些小游戏或聊天等自由选择的过渡性活动。
7.是轮流值班安排幼儿园所有晚接的幼儿,还是把孩子留在自己班内,跟着老师?
答:离园活动适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但如果到了教师下班时间,幼儿园可安排值班老师集中管理,但应当事先告知家长晚接应当注意的事项。
8. 在生活环节上,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常规要求有哪些?
答:教研室正准备组织人员研究出台相关要求,目前幼儿园可以借鉴其他幼儿园的一些做法。(注:相关常规08年已发给幼儿园)
教学活动环节
1.
答:首先要明确:两位老师的配合,目的不是为了减轻主班老师的工作量,是以提高教学效益为前提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主班负责实施教学,配班可根据主班老师的要求做好相关的辅助性工作。配班老师应当把更多时间用在观察上。
2.
答:“课间十分钟”,好象应当是惯例了。总要给孩子留点自由分配的时间,同时也便于老师作好下一活动的准备。
3.
答:小班活动时间的安排本应当与中、大班有所不同。这应该由老师自己安排一些学习性活动,如一些规则游戏、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游戏或户外游戏等。
4.
答: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儿童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如,可以根据美术教学目标要求丰富完善构图内容;均匀地涂色;或是手工方面的精细要求;教师还可针对作品提出修改、补充建议后再次让幼儿作业等。当然,教师要注意提供足够的,多层次的作业材料。
到了中、大班也可以在部分孩子作品拿上来后,先提醒孩子从哪些方面欣赏、观察、分析作品(好在哪里?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为评价作品储备经验。
关于如何评美术价作品的问题,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丰满大胆的构图?生动有趣的形象?奇特丰富的想象?丰富和谐的色彩?富于变化的线条?以及情感方面的体验等等)
5.
答:这是幼儿园在选择教材,及课程审议中可以解决的问题。建议可以看一看老版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教材。
游戏环节
1.
答:幼儿园除了教学活动和固定的生活环节有规定时段外,每天应保证幼儿有3小时以上的游戏时间。包括自主性游戏(自由活动)和规则性游戏。安排时应注意内容的交替及户内外活动的结合。除专用场地的游戏由幼儿园统一安排外,一般游戏的具体内容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2.
答:先要搞清楚几个概念:区角(区域)活动,只是活动场地和相应活动内容的一个划分。如果把角色游戏作为社会性区域活动来看,区域活动与游戏彼此就是一个概念。现在老师把区域活动与游戏分裂开来看的情况,是一些老师对区域学习与区域游戏之间的本质区别理解有误。
如果我们把活动目标主要定位在分组学习上,这时幼儿所进行的区域活动,就应当以完成相应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为教师观察指导的要素。
如果是区域游戏活动。教师要完全以幼儿主体的需求、愉悦的体验为目标来观察指导。这时的指导对许多老师来说会因为有很多不能预测的因素而感到力不从心。
如果是社会性区域游戏(角色游戏)的,除了教师的指导要遵守自主游戏的间接指导原则外,还是要把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作为游戏的最终目标。包括角色意识(角色责任)的建立;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游戏规则的完善(培养社会规则的认同感);学习解决处理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发展游戏内容等。
教师要注意结合课程内容把相关学习内容渗透到幼儿角色游戏中。让幼儿的学习在游戏中得到延伸,或获得新的经验。
教师可以做的,一是就内容与形式上可以把一些学习性区域,以角色游戏区域命名,如,原来一些美术手工区,可命名为“加工厂”,原来的益智区可以命名成某个休闲娱乐区等等。只是孩子在区域玩时要以角色身份来进行,要遵守社会性游戏的一些规则来参与游戏,改变了原来美术、智力方面的发展目标。
二是教师可以把课程内容融入游戏。如,小班认识色彩,商店可提供相应颜色的糖果,罐头、包装袋等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知识经验。大班学习了加减,认识了人民币,可以将这些内容融入商店和银行游戏,也可以把对语言故事的复述,放入表演区等等。
3.
答:目前幼儿园游戏角色选择方法基本上有:挂标志(适合小班)、插牌、规定区域人数、负责人招聘分配角色等,在目前班级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角色轮岗制,即某角色只要有人来“应聘”,原角色可下班休息,或者另外去应聘新角色。这样既符合现实社会规则,也避免因为角色活动内容单一,影响幼儿对角色游戏持续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更加丰富游戏内容,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
4.
答:如果接下来的环节是集体活动,应当要求个别服从集体,教师可提前告知:活动即将结束,准备收拾玩具材料。教师甚至可以指导、帮助动作慢的孩子一起整理玩具材料。
如果下一环节还是分散活动,在不影响他人活动前提下,可以让孩子继续完成游戏或操作材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