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整11天,出院回家的感觉真好!
但回想在病房的11天生活,也不乏温馨与和睦,我和病友间的相处,非常友好,互相关心,互相谦让,虽互不相识,是疾病让我们组成了临时的家,但我们的关系如同和谐的一家子.
我们的病房四个床位,1床是专属五官科的,先后来过二个声带息肉手术病人,三天就可出院了;其它三个床位属神经内科的,2床先是来自安徽的26岁的幼儿园教师,患多发硬化症;后是来自南汇农村的67岁阿姨患糖尿病并发症;我是3床;4床先是来自浙江的20岁大一本科生,患重症肌无力已八年,做好活检后,因等结果,第三天就先出院了;后是来自浙江海盐的初一学生,患视神经脊髓炎.
很偶然的是,第一天入院遇到的同为上海人的1床病人的老公竟然是著名播音主持人,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党委书记张民权的弟弟,他风趣幽默健谈(是个一级建筑设计师),短短三天相处,我们相谈甚欢,从他那里我了解了他父母传奇般的婚姻史和生育史,以及他哥哥的一些情况,可惜今年夏季一场意外的车祸夺去了他75岁健康的交大船舶工程系老教授父亲的生命,拆散了一对非常恩爱的老夫妻,他说他们家的传统是把"女人当宝"的,每晚离开前,他总是对小他七岁的娇妻说:“你乖哦,听闲话哦”,这时我要笑他肉麻...
神经内科的病人以外地人居多,因为华山医院的神经内科全国闻名,所以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症病人都会慕名远道而来求医,我非常同情他们,无论外地人上海人,无论贫富贵贱,我们是同病相怜的病友,外地人在上海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唯有一位时刻陪伴在旁的亲人更令人同情,所以在可能情况下,我会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帮助,譬如4床初一女孩的奶奶(小我四岁),本来要在外买饭吃,我入院后第二天,我就开始把早餐的点心(包子或蛋糕)让她吃,我留下粥,吃自己的点心;午饭晚饭我都会把米饭的一大半让她吃,我只留一小半,如我有送来的菜,我就把医院的那份菜全给她,(顺便说一句,医院的伙食费真便宜,每日三餐仅15元,绝对的为劳苦大众着想,而且营养搭配合理,烧的也挺合我口味)从此她没再外出买饭过,她一直说我们互不相识,你怎么对我这么好?我说没什么好呀,很顺便的小事,我不浪费,你少花费罢了,她与家人通话时,还要叫她家人在电话里跟我说话表示感谢,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入院当天,儿子买来老大房的鲜肉月饼五个,我当晚吃了一个,第二天早上把另四个在微波炉热好,四个床位一人一个,病房又没有冰箱,不马上吃掉也不行;对邻床病人,有好吃的东西,我常常让他们分享一些,特别是初一小女生,儿子买了个躺椅,我说只要空着,你们谁都尽管躺...所以我的邻床家属也对我特别好,主动为我泡开水,拿饭,输液旁边没人时,他们都叫我尽管安心闭目养神,他们会留意的;到卫生间洗澡,我们都会互相谦让,要用时间较长时,都会提醒他人先用好;出院时我东西较多,本来我儿子打算跑二次,叫我先下去看着东西,结果二个邻床病人家属说叫你儿子别上来,我们帮你拿下去;4床病人的奶奶说,这次我对你们上海人印象特好,说她家有个上海亲戚,冷漠得连公公去世也不回去奔丧,而你们素不相识,却这么热心,我想我可以为上海人的形象加分也是好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他人真诚,他人必然回报你以真诚。
虽然生病住院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但能和同病房的病友们如此和睦地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度过了11天温馨和谐的病房生活,是高兴的也是难忘的。
图片:出院前,我和邻床小女孩及她奶奶合影(小女孩长得很健康的,1.67米高,生此病很可惜,希望她不要复发)还有二个病人在输液没能一起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