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漠与亲和的巨大反差

(2013-10-07 07:32:51)
标签:

亲和

冷漠

反差

分类: 社会万象

    我庆幸自己在求医治疗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医生,但也同样遇到了个别生硬冷漠的医务工作者,二者相比,真是反差巨大,前者让病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病未医已轻三分;而后者让病人雪上加霜,心生寒意,病未医已重三分.这样的现象也得说一说.

   先说说急诊室的那位男医生,我俩拿着转诊单满怀期待地挂了急诊号,来到诊室,只见那位医生正起劲地与他人聊天,拿到我的转诊单,第一句就生硬地说:他们把你转过来干吗? 模糊中只见他粗鲁的声音如同他同样粗鲁的外表,我说:门诊医生说我病情紧急,需要及早检查治疗,他说:检查什么?脑CT?你的病脑CT又做不出的,你做伐啦?做我就开单子,至于脑部核磁共振我们急诊没权力开的,只有门诊医生能开.那既然脑CT没法诊断我的病,我干吗多吃那番辐射呢,我当然不做啦,接着他就生硬地说:急诊单子去退掉退掉!仔细想想,他的话也一句没错,也没糊里糊涂地开脑部CT单子让我遭无为的罪,但你就不能换一种口吻说话,让人舒服些? 随后我俩灰溜溜地回到门诊诊室请门诊医生开检查单子(可能年轻的俞医生也不清楚这个情况).

    再说说我们病区的护士长(我不清楚她的名字,也不想知道),虽然已十四年没有住过医院了,但之前住院手术的经历也有过多次,每次护士长给我的印象总是特别美好,如同亲人般的和蔼,我曾在部队长海医院住过二次,那里的护士长和护士都给我留下特别好的印象,这次却是出乎意料的.这里的护士长通常在医生查房前会来巡视一遍,每次来前,会有护士来通报,把你们的躺椅放到卫生间,把东西归整好,我们当然很知趣.过了不久,护士长象中央首长般地在一群护士的簇拥下来到病房,功架十足的腔势,一张面无表情的冷脸,没向任何一个病人嘘寒问暖,更别说问问身体情况呢,我也不知趣,入院第二天,就向护士长提了二条意见,第一条,我说这里每周只换二次病号服,而第一次就发给我二条裤子(拿来病服时我可能迷糊着不知道),叫我怎么穿? 好像有点太粗心了吧? 第二条,这里的清洁工干活太马虎,拖地竟然是站在床边看一看,有脏就拖,没脏就不拖?好像太偷懒了吧,也许护士长认为:你真不是省油的灯,刚入院的人就意见这么多,所以竟然对我不理不睬,还是手下的护士说了声,等会儿给你把裤子换了.还有一次,我原来的处长夫妇来医院看我,我当时正专注地与处长说话,当时正逢输液结束,打铃后一个护士来拔针,我按习惯捂住针眼处,想不到没多久我满手鲜血,滴的被子上地上都一滩,处长老婆和临床家属打了铃又赶紧去护士站找护士来处理,护士来后,我就随口说了声:怎么会这样? 那护士马上态度生硬的说:刚才又不是我拔的(赶紧先把自己撇清),怪我干吗?我现在不是在给你处理吗? 我连刚才谁拔的都没注意,说句"怎么会这样"也很正常啊, 你就是代你的同事对病人说声抱歉也不委屈吧? 我只能这样想,有什么样的护士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兵.不过有一点我要为大多数护士正名,多数护士的服务态度还是很好的,对病人和蔼可亲,特别是静脉扎针技术高超,不痛也不留痕迹,连着输液11天没明显淤血,感谢她们!

   还有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五号诊室的医生也要说一说,通常去眼科我挂专家门诊,但这次因是华山医院要求我加做几项检查(考虑到松江看病人少些,预约可早些,他们叫我去那里也可)我就挂的一般门诊(毕竟专家门诊一次挂号158元,自费150元),那年轻的女医生第一句话就说:今天吴主任坐诊,你干吗不挂他的号?( 其实那天瞅空子我和吴主任说了一通话的),我说我是因华山医院要求,单纯做几项检查,所以就不挂专家门诊了;第二句话是:那么你什么也不要我做,我就给你开检查单子? 我说我没这个意思,你想做什么尽管做,想检查尽管检查,接着她检查了一番,然后又说了句,华山医院怀疑你视神经炎?他们敢给你激素治疗?我可不敢,口气老嘎嘎的.这还不算,给我开检查单子,在电脑上不作保存,害我姐姐在付费处白白排了一次队,回过头来重新保存后再去排队,还把他人的开药单子塞到我们手里,害别的病人找的好苦(以后绝不去她的诊室);再说第一人民医院那个预约做眼底造影的医生,说上万般好话,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说你急人家也急,你眼睛看不见,人家眼睛出血,一样严重,反正没得商量,当时9月12日预约要到9月27日才能排到,我即刻和华山医院的关系医生通话,他们再叫我回华山医院预约至少可早点(结果也免了).

    这些生硬冷漠的医务工作者和前面医者仁心,亲切和蔼的好医生相比,真是天地之差!

    我常常这么想,医患之间需要各自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作为病人,对医生不要有过高的要求,现在医疗资源紧缺,有限的医生每天要面对如此多的病人,你要求他们每个满腔热情,你絮絮叨叨,希望医生也跟你详细再详细地讨论病情,你等候几个小时,希望轮到时医生也陪着说上刻把钟,现实吗? 医生有这般精力吗? 如果医生每个人都这样,不意味着你得等得更久?我这次在医院听到一个病人家属说到他认识的一个乳腺癌专家的独白,他说他坐诊时,最先的20个人的检查是最准确无误的,随着病人的增多,到了最后,检查的都麻木了,感觉也没有了(以后看专家门诊可要争取排在前面哦).而作为医生,给病人一个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眼神,那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安慰!走进医院的病人,都是不得已,没病谁愿意去挤这份热闹,去呼吸医院污染嘈杂的空气,你能站在病人的角度,把他看作你的亲人朋友,你就不会如此冷漠,态度好一点,语气亲切些,这些应该不难吧? 话语无需多,该说的也一定要说明白.

    衷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有治病救人的崇高医德! 有给病人以温暖的仁慈爱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患难中的友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