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方思维vs.乙方思维:谁更适合品牌?

(2019-11-12 21:06:01)
标签:

品牌

团队合作

品牌增长

分类: 品牌营销


作者|麦青Mandy


多年来,因为招聘和接触不同背景的人才,时常会遇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品牌届,每个人都有更倾向的思维方式,有人偏向于甲方思维,有人偏向于乙方思维。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造就不同的处事风格,不同的沟通方式,甚至会影响组织当中的人事关系,进而影响到品牌增长结果,也影响到其他企业绩效KPI的完成。


很多人会纳闷,为什么自己的品牌做不好?为什么战略在合伙人之间无法达成统一?为什么即便战略统一了,但在团队中推行不下去?为什么执行那么难?为什么团队难以管理?为什么有人在某个团队当中如鱼得水、而在其他团队却不适应?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fccd3c773a54e16f7f7ed0098fb9880f-sz_23118.jpg


本质上,可能就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


很多时候,组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可能都还不到“人不好”或者“能力不行”的层面,就是单纯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已。思维方式相似的小伙伴们,更容易凑在一起,形成企业当中的不同群体,所谓的“抱团”和“小组织”就会相应出现。不同个体之间的冲突,很快可能就会变成不同小团体之间的冲突,进而影响组织绩效和品牌发展。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4b85417ad205574050bcb856cbcec697-sz_23223.jpg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aded65f1f3529e0676c8148df662dc7a-sz_17724.jpg


每一种思维方式肯定脱离不了个体经历。往往甲方思维的同仁,第一份职业是在甲方;而乙方思维的同仁,第一份工作往往在乙方。人生的第一份职业,往往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往往是潜移默化,很难更改的。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aeb297c6f707ca8da44f7c3a2679df67-sz_22503.jpg


如果第一份职业在甲方,因为组织架构、组织培训、以及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往往会培养出如下思维模式: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8c406040d56901505052c91d1bca042a-sz_37858.jpg


当然,因为甲方内部不同级别,关注的点还是不一样。级别越高,被迫要关注结果和全局,越不会具体执行,越来越脱离执行。而级别越低,被迫要关注细节,很难关注全局,其实和内置乙方有点相似。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f0b72f64738b19990d1f20be0daea3c0-sz_30819.jpg


甲方内部,一般级别越高,脾气也会更好,或者因为阅历增加、越有自知之明,而可能变得更好。而越低级别,脾气越难控制,可能因为年轻、资历,以及还不太懂一个道理:个人光环都是来自于平台,脱离平台,一切皆浮云。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7fef35770c1cf7157989eb7207958acf-sz_15139.jpg


如果第一份职业在乙方,往往思维模式也比较相似: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3ee46b349e162167b5f6be1ffd20986b-sz_38208.jpg


当然,因为乙方内部级别也不一样,思维方式上也会逐步变化。高级别的人,也被迫要更多有全局思维,更要替甲方考虑品牌整体结果。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12e87da529a1f41cdd5b83b9ef8ef293-sz_18951.jpg


无论甲方乙方,终极目的都是一致的——为了品牌增长。区别在于,甲方乙方关注的阶段和执行KPI不一样。


理论上,甲方思维对于品牌增长更有优势,毕竟更有策略思维、更懂品牌各个阶段的工作,更会整合不同部门的需求,解决复杂性问题。但现实中,假如只有甲方思维,而缺乏乙方思维,就会在“落地执行”上拖后腿,以及可能浪费预算、忽略细节。


理论上,乙方思维和品牌增长离的较远,毕竟太过于微观、注重细节、注重创意、审美和自我喜好,而非品牌结果、容易忽略了目标,大多纠结于细节。但现实中,乙方思维的伙伴也会更容易落地执行。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321e595124ba0453e6ded76ef5edb421-sz_32301.jpg


虽然理论上,一个人是可以同时具备多重思维。但现实当中,往往很难,人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尤其是,甲方思维和乙方思维本质上是有冲突的,不太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

所以,这就需要做到两点,才会对完善自我思维、以及品牌增长有益


1. 每个人都要学习控制“自我”;

2. 每个人都需要团队。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4eaf818031da5f77c44b7a5aedffc266-sz_21171.jpg


人的“自我”是非常强大的双刃剑,自我优势如果发挥得当,就会产生极大地正面效果;而自我优势如果发挥不当,则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比如以前我亲眼见过,某个品牌因为创始人卓越的创意设计能力而迅速增长至10亿+,又因为太过执着于创意设计而迅速跌落。也亲眼见过,有人是通过大而全的甲方生意思维,而迅速增长,但又失败在了一些知名细节上。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0c30a89b583bccd6421618407d252bf4-sz_50861.jpg


其实,这些都不是“技能”本身的错,或者“思维”本身的错,而是“如何使用技能、如何科学使用思维方式”遇到了问题。人要学习去控制“自我”,学会搞清楚自己的“边界”和“弱点”,才能有的放矢的使用自己的技能,才能弥补自己的思维漏洞。


比如,如果一个人甲方思维非常强烈,就要学习控制“自我”对于宏观战略、模式、计划的痴迷,适当要给予具备乙方思维的伙伴空间去发挥,这样才能更快落地。


又比如一个人的乙方思维很强烈,也同样学习控制自我对于创意、设计、审美的执着,适当给具备甲方思维的伙伴去协助,回归到“目标”本身思考问题,这样也可保证少出错。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8e1fdeecd1ed093f65e3306951c8741d-sz_21600.jpg


因为我们一个人很难具备多重思维,所以才需要团队的配合,而团队当中的人才技能,要尽量能够互相匹配,当然要保证大家的价值观和职业习惯要一致。


当下时代的工作量比以往时代大太多,不是一个人就能干出来的,不存在不需要团队的人。如果拒绝团队,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团队,就是浪费时间,让自己固守于自我思维当中,沾沾自喜而不自知。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b781cf84f540fdefa6446c13753d6d22-sz_36916.jpg


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觉得:我是个新人,我是最低级别的,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用配合团队。


其实错了,没有工作不是互相连接的,没有人是不需要团队协助的,此刻看似自己一个人能完成,彼时想要找团队协助也不一定能找到。

有的专家可能会觉得:我是最专业的,没有人比我更厉害,所以我一个人能搞定。


很遗憾,这个时代已经不存在个人英雄主义了,传统的赞扬某某公司CEO或者创始人营销的内容,已经不是主流,且会被年轻的95后00后笑话。职场人都清醒的知道,职场当中不存在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事情。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984154a236945b0c4cb38ad432b8a222-sz_48281.jpg


品牌运营,更加不是一个人就能增长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具有甲方思维和乙方思维的伙伴们一起努力。如果痴迷于个人英雄主义,可能很容易以一己之力,毁掉了整个品牌。同行共勉!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d4e10527e23739499c54372d29214a9a-sz_23388.jpg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95e70380bbc9733f8aeac889a3ca02fa-sz_5345.jpg


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可后台回复【转载】


http://img.xiumi.us/xmi/ua/2aRL8/i/1789dbedd24c7a2c6009748135715f2b-sz_3164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