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独家庭,何去何从?——浅评电影《地久天长》

(2019-03-25 00:33:10)
标签:

杂谈


        冲着此次柏林电影节斩获影帝影后的两位主演走进影院,看后不禁赞叹好演员的春天已至,未来已来!也不禁担心这又是一部小众的精致到筛选观众的电影,对于吃惯了娱乐大餐的、以感官视觉取胜的观众来说,这样时间跨度很长的片子不免显得冗长、乏味、缺乏代入感等嫌疑,(那位坐在我旁边不停玩手机的女孩就是最好的见证。)亦如看速8时几乎全场都是惊叹和折服的声情,唯我全程冷眼甩一句“成人动画片而已”的不屑做结。所以很担心,这样的好片子会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但愿不会出现如网上评论的“看哭老外却无法感动国人”的预言出现!
        第一次接触王小帅导演的银幕作品,第一次坐守时长近三个小时的国产电影,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失独家庭的现实题材。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裹夹在大时代背景下老实人遭遇的悲惨和无奈,看到了失独家庭面对绝望时的迷茫和抉择,看到了宿命附着在小人物身上如同魔咒的枷锁,同时也看到了善良、宽容和隐忍折射出的中国式家庭的人性之光。影片虽然人物、场景众多,支线庞杂,结构穿插,但导演的表现手法极其老道克制,在人物塑造上做了很多留白,也正是在这种收着演的克制中,释放出了惊人的情感力量,仿若这对失独夫妇真的就是走了几十年的平凡夫妻,令观众唏嘘不已,这也是影片最高级的呈现。
        整部影片,最喜欢的还是男女主,他们在痛失爱子后用有限的言语、收敛的表情和复杂的情绪精准的表达出了“父母”的魂,将一对在疯狂边缘终日神游的失独父母诠释的入木三分。导演设计的每一个包袱和反转剧情都能紧紧抓住观众的情绪没有片刻的松懈,最大程度上激发了观众对这个失独家庭深究到底的好奇和决心。我觉得这就是导演最厉害的地方:对内有专攻,对外善驭心。
        我个人更喜欢这部片子的英文名《So long my son》(再见 儿子)。原本和睦的三家人,由于孩子的意外溺水,彻底打破了牢固的三角模式,把男主人“刘耀军”的四次丧子(失)之痛,以递进的方式完整展现出这个人物的悲剧特质。女主人“王丽云”是整部电影的魂,她在经历和丈夫同样悲剧的同时,外加被逼堕胎、下岗、丈夫出轨和自杀。这是哪怕一根稻草之重都能压死的家庭,而这一对丧到极致的老实人硬是挺过来了。当他们相互搀扶着来到儿子“刘星”的墓前一边拔枯草一边对儿子说话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当他们一左一右坐在儿子墓旁放眼前方的墓群时,他们终于可以平静面对放下这一切时。这一刻我对造成他们一生悲剧的沈家,不再怨念。毕竟如这对失独夫妻的遭遇放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关系破裂,对簿公堂,不惜一切为孩子讨回公道的决心和始作俑者百般抵赖,拒不认错的无耻嘴脸。
        而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沈家,风光的表面下,每个人都活的不安和愧疚,以至于在沈母临终前后的几场戏,爆发出了充满暖意的人性之光,同时也是导演借剧情向人类精神致敬。
        整部电影唯一让我感到突兀的地方就是沈家妹妹“沈茉莉”的人设,她为了弥补沈家对刘家造成的伤害,不惜主动献身,导致怀孕,她以为这样既能解相思之苦又能解“刘耀军”无子之困,却不知自己这么做是雪上加霜,最终把他妻子推向了自杀的绝境。个人认为这个人物的出现与否,丝毫起不到任何推动剧情的作用,即便没有她,也不会减少这对失独夫妻的悲剧。所以如果没有这个人物,我愿意给影片五星满分。真心希望这样好的国产片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失独家庭,何去何从?——浅评电影《地久天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