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投资是投资者发现价值标的的主要方式,在过去三年的投资中,我也运用过这个方式,但结果却差别很大,有的翻番,而有的仍裹布不前,产生较大的机会成本。我通过自己的案例反思,认为:危机是投资关注的基础,而不是投资的理由,自由深度价值、风险浅层、研究深度的投资标的才是投资的理由,另外,危机投资很要考虑对公司的影响,以及以后破解危机的难度,最后,还要有升华股价的催化剂。
一、WSLH
2011.12.31
26.61*1500=39915
2012.12.3 18.99*100=1899
2013.6.17
-24.21*200=4842
2013.7.19
-25.17*200=5034
2013.8.1
-28.16*200=5632
2013.9.17
-26.62*200=5324
2013.12.26
-28.54*200-28.65*200
2013.12.31
余额400股(26)
交易成本=100+5+15=120+41
投资收益率=(20800+20832-161-39915)/(39915+100)*100=1556/40015=3.88%
该股大约在2011年7月买入,持有两年多,3.88%的收益,确实机会成本太大,不过庆幸的是没有亏损,这说明:危机投资的思想是正确的。当时正值该公司发生贵州血站关停风波,我便在其下跌时买入。但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没有等下跌平稳时边买入,造成边下跌边买入,造成买入成本较高,记住:刀子在下落的过程中,不会马上停止,中途接刀,危险极大!!1月后股价跌至22左右,如果这个价格买入我想收益率应在20%左右,虽然不高但总是胜过3.88%的。这是浅层次的经验;深层次的经验是我对该公司缺少基本的了解和估值,这是造成快速买入的根本原因,快速盈利的预期是直接诱因。我想在白酒的投资上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二是忽略了危机对公司深层次的影响,即直接对公司的原材料形成直接影响,影响血蛋白的生产。
三是纠错不及时,到了2013年6月才学会逐步调仓,效果明显,但稍晚了些,原因有二:一是股票没有造成显性亏损,麻痹了自己的神经;二是对该公司的业务有一定的信心,但其在H7N9疫情中也表现一般;目前仓位较轻,作为配置的一部分存在吧,有了更好的标的,还可能会调仓,但必须是深度价值。
二、YYHS
2012.5.27
10.29*200
2012.5.29
10.51*700
2012.6.7
10.46*100
2012.7.4
10.75*500
2012.12.3
9.89*300
2013.9.17
-13.44*300
2013.12.27
-14.23*200-14.21*200
2013.12.31
余额1100股(12.9)
该股也是危机投资,但是比较成功的,这是因为一是我买的价格比较低,二是对公司有一个初步的估值1.2倍PB左右,三是分批建仓,逐步减低成本;四是成功地执行了一次动态再平衡在盈利30%时减仓一次;但由于有了投机的心理翻番:未执行上涨60%在执行动态再平衡计划!!!其实,对于价值型股票,执行变上涨边减仓的动态平衡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在熊市和存在低估标的的时候!!
三、LSZY
2012.7.16
29.23*100
2012.7.18
28.92*100
2012.10.15
28.78*100
2013.12.27
-39.52*50-39.81*100
2013.12.31
余额150股
第一、高手推荐是关注的理由而不是买入的理由;具有深度与高度的公司研究是买入的基础;
第二、投资的收益与研究的深度正相关;
第三、低价介入不仅是安全边际;也是获利的保证。
四、ZXTX
2012.11.5
8.616*200
2013.8.20
-16.9*100
2013.12.31
余额100股
该股也是典型的危机投资比较成功,是我今年第一支翻倍的股票。主要经验有:一是该股票是战略失误造成的巨亏,公司业务没有什么;二是买价特别低,且管理层大幅增持;三是作为信息行业的龙头,极有发展前景,容易产生催化剂;三是成功执行动态再平衡。四是该股是我朋友的一个重仓股,成本在24左右,损失惨重,这说明:投资要对公司持续跟踪,不能对危机后置后觉,要有敏锐的风险意识;投资不能太集中,否则一旦发生亏损,后果不堪设想。五是该公司和一个学通讯的朋友交流,再等待过低价格的过程中,没有建立一定的仓位,分批建仓(5%)我觉得是合适的,这说明我对投资缺乏战略规划,投资呈现随机特征,更说明我对投资标的缺乏较深的理解。六是我保留底仓是理智的,不同于以前的底仓,因为未来信息化是我资产配置的一个重点,我想再加价格合适的时候,分批建立10%的行业配置是可能的,仓位作为观察信息行业的一个窗口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