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节  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重点)

(2013-01-06 19:59:26)
标签:

第三节

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

杂谈

分类: 估值技术与实际应用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

 (一)总体思路

  1.财务管理对企业活动的分类

  企业活动:经营活动(企业在产品和要素市场上进行)——销售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

                                                  ——与营业活动有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

            金融活动(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筹资活动以及多余资金的利用;

  2.应明确的两个问题

  (1)企业从事的什么业务;

   (2)经营性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损益,属于经营损益;金融性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损益,属于金融损益。

  3.基本框架——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区分经营现金流量和金融活动现金流量。

  (二)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净经营资产

 净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营运资本

   =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三)管理用利润表

   净利润=经营损益+金融损益=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率)-利息费用*(1-所得税率)

   其中,利息费用=财务费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投资收益

  (四)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1.区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金融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企业生产的现金,因此又称为“实体经营现金流量”;

   金融活动现金流量(1)债务现金流量;(2)股权现金流量。

   2.现金流量的确定

   方法一:剩余现金流量法(从实体现金流量的来源分析)

   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资产总投资

        其中,(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折旧与摊销要加上,因为在计算税后经营净利润时,折旧作为成本费用已经扣除,但其不是付现成本,没有现金流出,因此计算现金流量时,应加上折旧摊销);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净经营资产总投资=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性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经营营运资本增加=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折旧摊销。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是指当期购置长期资产的支出,但净经营资产长期资产增加给出的是扣除折旧摊销后的净值,只有加上当期的折旧摊销,才是当期增加的长期资产投资。例如:100——200(折旧后为190)则增加额为190-100=90,实际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200-100=100.即90+10=100.

    方法二:融资现金流量法(从实体现金流量的去向分析。去为正,来为负

    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其中,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权发行-股票回购

           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净负债的增加

二、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