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性:理性可能屈服于情感的力量
(2012-12-30 15:03:16)
标签:
人性认知情感杂谈 |
分类: 投资哲学与管理技术 |
1.最大的投资错误不是来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来自心理因素。投资心理包括许多独立因素,但要记住关键一点,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错误决策,它们大多归属“人性”之列。
2.得到更多的渴望、担心错过的恐惧、与他人比较的倾向、群体的影响以及对胜利的期望——这些因素几乎是普遍存在。因此,它们对大多数投资者和市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结果就是错误——频繁的、普遍的、不断重复发生的错误。
3.投资者善于利用市场的无效性是持久卓越的唯一方法。为使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你应该站在哪些错误相反的一边。
4.为什么会产生错误?因为投资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人类是受心理和情感支配的。许多人具有分析数据所需的才智,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更深刻地看待事物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影响。换句话说,很多人会通过分析得出相似的认知结论,但是,因为各自所受心理的影响不同,他们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所采取的行动各不相同。最大的投资错误不是来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来自心理因素。投资心理包括许多独立因素,但要记住关键一点,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错误决策。它们大多归属“人性”之列。
5.贪婪
韦氏词典将其定义为“对财富或利润过度的或无节制的、通常应收谴责的占有欲。”、
投资者对金钱的渴望,尤其是当这种渴望演变成贪婪的时候,就会对投资者成就的情感造成侵蚀。大多数人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有人将投资视为一种智力训练,或将投资视为显示自身竞争力的手段,而对他们来说,金钱也是衡量成功的标准。金钱本身可能不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但它是人们财富的计量单位。不在乎钱的人通常是不会进行投资的。)
努力赚钱并没有错。事实上,对利润的渴望是驱动市场及整体经济运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危险产生于渴望变成贪婪的时候。
贪婪时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它强大到可以压倒常识、风险规避、谨慎、逻辑、对过去教训的痛苦记忆、决心、恐惧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资者远离困境的要素。反之,贪婪时常驱使投资者加入逐利的人群,并付出代价。
贪婪与乐观相结合,令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地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策略,高价购进热门股票,并在价格已经过高时抱着增值期望继续持股不放。事后人们才发现问题所在:期望是不切实际的,风险被忽略了。
6.恐惧
与恐惧相对应的是恐惧。在投资领域,这个词并不代表理性的、明智的风险规避。相反,恐惧就像贪婪一样,意味着过度。因此,恐惧更像恐慌。恐惧是一种过度忧虑,妨碍了投资者采取本应采取的积极行动。
7.放弃
人们容易放弃逻辑、历史和规范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人们愿意接受任何可能让他们致富的可疑建议……只要说得通就行。对此,查理.芒格引用德摩斯梯尼的一句话作了精彩点评:“自欺欺人是最简单的,因为人们总是相信他所希望的。”相信某些基本面限制因素不再起作用——因而公允价值不再重要——的信念,是每一个泡沫以及随之而来的崩溃的核心。
投资的目的是严肃的,容不得玩笑,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警惕在现实中无效的东西。简而言之,在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怀疑……怀疑不足或导致投资损失。在事后剖析金融灾难的时候,有两句话屡次出现:“好到不像真的”和“他们在想什么”。
是什么让投资者迷上这样的错觉呢?答案通常是,投资者往往在贪婪的驱使下,轻易地摒弃或忽略了以往的教训。用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的话来说,是“极端短暂的金融记忆”使得市场者参与意识不到这些模式的复发性与必然性:
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时(有时仅仅相隔几年),通常会被年轻的、永远超级自信的新一代当做金融领域以及更广阔经济领域的创新发现而追捧。在人类活动领域内,历史的作用可能很少像在金融领域内这样无足轻重。作为记忆的一部分的既往经验,被斥为敏锐洞察力、认识不到当前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的人们的原始避难所而遭到摒弃。(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金融狂潮简史》,纽约:维京出版社,1990)
8.从众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集体的正确判断能力。这也就是中国所谓的“人云亦云”。
许多不赞同市场共识的人会感觉受到了排斥。最终真正疯狂的,是那些不懂市场的人。
一次又一次地从众压力金和赚钱的欲望致使人们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性和怀疑精神,将与生俱来的风险规避抛诸脑后,转而去相信毫无意义的东西。这种情况发生的非常频繁,因此一定是某些固有因素而不是随机因素在起作用。
9.妒忌
无论贪婪的负面力量有多大,它还有激励人们积极进取的一面,与之相比,与别人相比较的负面影响更胜一筹。这就是我们所谓人的天性里危害最大的一个方面。一个在孤立环境下感觉快乐的人,当他看到别人做得更好时,可能会变得痛苦不堪。在投资领域,投资者大多难以坐视别人赚钱比自己多这一事实。
我们都有与别人相比较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对本为建设性、分析性的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9.自负
在下列事实面前保持客观何审慎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一是进行短期投资业绩的评价与比较;
二是在繁荣期,轻率甚至的承担更大风险的决策往往能够带来最好的收益(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处于繁荣期);
三是最好的收益带来最大的自我满足。如果事情确实如愿发展,那么自认聪明并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相比之下,善于思考的投资者会默默无闻地辛苦工作,在好年份赚取稳定的收益,在坏年份承担更低的损失。他们避开高风险行为,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不足并经常自省。在我看来,这是创造长期财富的最佳准则——但是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太多的自我满足。谦卑、审慎和风险控制路线并不那么光鲜亮丽。当然,投资本不应与魅力搭边,它往往是一种魅力艺术。
10.妥协
妥协通常是一种出现在周期后期的投资行为特征。投资者会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坚持自己的信念,但是当经济和心里压力变得无法抗拒时,他们会放弃并跟风倒。
一般来说,踏入投资业的人都聪明过人、学识丰富、见识广并精于计算。他们精通商业和经济的微妙之处,也了解复杂的理论。多数投资者都能得到关于价值和前景的合理理论。
但是还有心理因素和群体影响的介入。在大多数时间里,资产被估价过高并持续增值,或者被估价过低并持续贬值。最终这种倾向会对投资者的心理、信念和决心造成不利影响。你舍弃的股票别人在赚钱,你买进的股票在日益贬值,你认为危险或愚蠢的概念——热门新股、无收益的高价科技股、高杠杆的抵押贷款衍生品——日复一日地被宣扬与传播着。
随着定价过高的股票走势更好,或者定价过低的股票持续下跌,正确做法变得更加简单:卖掉前者,买进后者。但是人们不这样做。自我怀疑的倾向与别人成功的传闻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使投资者作出错误决定的强大力量,当这种倾向持续时间加长时,力量的强度也会增大。这是另外一种我们必须对抗的力量。
得到更多的渴望、担心错过的恐惧、与他人比较的倾向、群体的影响以及对胜利的期望——这些因素几乎是普遍存在。因此,它们对大多数投资者和市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结果就是错误——频繁的、普遍的、不断重复发生的错误。
四是透彻理解市场对极端市场投资过程的潜在影响;
五是一定要记住,当事情看起来“好到不像真的”时,它们通常不是真的;
六是当市场错误定价的程度越来越深(始终如此)以致自己貌似错误的时候,愿意承受这样的结果;
七是与志趣相投的朋友或同事相互扶持。
正确认识自身
1.我们或许永远不知道要去往何处,但最好明白我们身在何处。
2.关于市场周期,唯一能够预测的是它的必然性。但不能预测它的时间何幅度。市场周期给投资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不可避免的市场涨跌、对投资业绩的重大影响、无法预知的幅度与转折时机。
3.弄清楚我们所处在周期的那个阶段,以及这一阶段将对我们行动产生怎样的影响?此举,能为我们了解未来事件、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了宝贵洞见。
4,趋势迟早会终止,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永远存在。
5.面对市场周期,投资者应该注意:
二是相应地调整我们的行为;
三是拒绝向导致无数投资者在顶部或底部犯下致命错误的群体行为看齐。
6.忘记过去的人必须重蹈覆辙。我们必须对现在发生的事保持警惕。了解未来很困难,但了解现在没有那么困难,我们需要对现在保持警觉与敏锐,测量“市场温度”,判断其他人的行为,并据此判断我们应采取的行动。
7.投资者需要努力了解日常时间背后市场参与者心理与投资环境,并进一步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相应地采取行动。我们必须力求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含义,当其他人盲目自信、积极买入时,我们应该倍加小心,当其他人不知所措或恐慌抛售时,我们应该更加积极。
8.2007-2008年发生的毁灭性信贷危机就是证明正确观察现状的重要性以及试图预测未来的愚蠢的最佳例子。
9.对于善于思考的投资者来说,世界上最吓人的几个字——过多的资金追逐过多的交易——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市场的状况。典型特征:市场交易量在不断上升、交易容易度也在上升、资本成本下降、资产价格被连续交易提高。资本洪流是一切发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