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投资标的的特点(摘自SOSME博客)
(2012-02-13 21:28:22)
标签:
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标的特点杂谈 |
分类: 投资哲学与管理技术 |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宗师(也是巴菲特至今敬仰的恩师),格老以《证劵分析》与《智慧投资人》》(国内又被译为《聪明的投资者》或《格雷厄姆投资指南》)两部恢宏巨著建立了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创立并定义了“安全边际”、“将股票投资视作企业经营”及“市场先生”等价值投资的经典范畴。格老不仅是价值投资的思想家更是价值投资的实践者、结合他非凡的智慧、深刻的常识和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他的核心准则,这些准则今天依然有效:
格老在实际运作中以这些核心准则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策略或选择潜在标的(格式标的)的标准,格老主张与擅长从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利润表)的分析入手寻找具有安全边际的潜在目标,格老偏爱那些随时能够兑现的流动资产及那些会记价值与出售价格相差无几的资产,他寻求安全边际的基准是“净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扣除所有的公司债务),只有市场价格低于净流动资产的标的才被认可具有安全边际也才能成为格老的潜在投资对象,这一策略非常严谨而且极度保守,只有在混乱与萧条的市场中才会出现这类标的,随着最近几十年股票做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对象进入了“沸腾的岁月”、典型的“格式标的”越来越稀少。这里以格老广为人知的经典案例“北方石油管道”来做说明:1925年通过孜孜不倦地对美国州际贸易委员会就石油管道提供的那些淹没在故纸堆中让人毫不注意的报告的研究,他了解到北方管道有限公司当时以每股65美元交易,却持有每股90美元高品质的铁路债券,于是他不到声色分批买下总股本5%的股票,并督促管理层卖出这些债券提高分红,当然这一主张被大股东(洛克菲勒财团)傲慢的否决,坚强的格老争分夺秒按图索骥去逐一说服那些比较大的股东并最终征集到占总股份38%的中小股东授权再加上自己持有的股份在5人董事会中获得2个席位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主张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投资实践(包括“价值发现”与“价值实现”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