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最爱投资,但是最近香港的楼市和证券市场表现均不济。2011年10月3日,恒指跌破了17000点。现在,要准确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有时简直比登天还难。不过,如果你是一个紧贴民生、留意身边生活的变化的人,有时候倒可能看得更为通透一些。
我在投行圈的一位女性朋友,投资姿态向来大胆,独行独断,从不相信媒体上投资专家或股评家的意见。为何?因为她认为这些人可能都不吃“人间烟火”,与民情脱节,纸上谈兵,书生论政,不值参考。
这位朋友的眼光的确颇为精准,从2010年中开始,她就开始买黄金概念股份,和电讯概念股份。
为什么要买电讯股呢?
虽然这位朋友在投行里职位不低,但她对保留自己既有的日常生活非常坚持,最为关键的是,她甚为留心周围的“小趋势”。苹果iPhone4刚在香港推出时,她没有通过特殊绿色通道去“抢”,反而是自己去排队。在过程中,她留意到不少原本根本不用电脑的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士也在排队,且无一不兴致勃勃,这种疯狂的景象令我这位朋友愕然。她于是判断,这些过往不上网的消费者,将成为启动电讯业务新的增长点。她虽然苦等数周才拿到一部苹果电话,但是在此之前,已大举买进电讯类股份,后来大赚特赚。
同样地,这位每天都到菜市场买菜的投资银行家,留意到物价变化之大,远远超出统计数据,在传统智慧下,她以黄金对冲通胀,结果还是赚了一笔。
再来说说房地产。香港政府在过去一年多,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打压楼市,但是房地产价格竟然逆市上升,越炒越高。这位朋友在2011年3、4月地产最后一波升浪中,在香港考察不同的楼盘。如果放在以往,譬如2007年的时候,高傲的地产商和地产代理一般不太愿意搭理她这种看起来就是一个貌不惊人之家庭主妇的买家。但现在,友人不断收到地产公司和代理的热情回复电话,就算是涉及贵价豪宅地段的楼盘,商家还是热情如火。在她和物业代理闲聊的时候,她发现楼市在高位中已经高处不胜寒,有价没市,不少代理人根本已经有数月没有工作量了,楼市只是在大商家的吹捧下的虚火——最后的盛宴。
地产公司和代理的态度礼遇有加,不过态度的改善可能只是为市场所迫,友人自不会将这看为入市的正面讯号,相反,她在第一时间,果断地将现有的房子卖出,事实证明这是个聪明的决定。楼市在当时见顶后,成交和价格也进入冷冻和下跌通道。
投资银行家都喜欢冒险,平常赚到钱,当然是希望好好运用平常辛苦获得的财富,为自己的财富保值,当然不愿意见到自己的财富萎缩。但是,又有多少比例的投行人士如我这位朋友一样,在众人牢骚中保持沉稳,且有着灵敏的嗅觉,从市井的喧嚣中发现机会、解构机会?说白了,在惨烈的市场中还能赚到钱,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智商,更是情商。
2010年年初时,楼市的景象好比1997年初的时候,鸡犬皆升,无论是在什么地段,只要装修搞得别致一些,就马上被称为豪宅。经过洗脑后,就算你头脑清醒,诸如“房价越来越高是正常的、合理的”之心理暗示已潜滋暗长。楼市进入全面疯狂阶段。13年后,又来了一个轮回。
疯狂的透支让人难以支撑,目前证券市场已经大幅调整,环球市场气氛更加不稳,在进入2011年市场的尾段,香港的股市和楼市已经出现爆破前的征象,我们到底是应该相信经济学家的预测,还是从生活中体验未来的变化,相信你的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作者系招商证券香港公司董事总经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