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一只大牛股》读书笔记(老叶)

(2011-06-16 08:58:56)
标签:

下一只大牛股

读书笔记

老叶

杂谈

分类: 商业理解与价值评判

 这是读书笔记,很多东西我很赞同,所以记下来给大家分享。红色部分是我自己的看法。

   (1)投资要注意方法和策略、要有投资角度或投资理念

华尔街一个奇怪现象是证券分析师用来评估投资机会的方法一般来说很随意。美林雷曼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吗?识别分析和推荐股票有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绝对没有!从根本上说,做证券分析的“方法”就是雇佣聪明的、有抱负的人,任它们做该做的事。有时管用,但经常不管用,市场分析师得不到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美林雷曼成为世界级公司,这和他们识别明日之星的方法一点关系都没有!总之,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了不起的投资者,你在对企业做出分析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策略。我的观点:要有自己的投资角度或者说投资理念。

    (2)为什么成长股有机会?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来说)能够产生最可观收益的股票来自于那些能够成长为大企业的小企业,滑稽的是大型投资银行受到交易量的驱动往往忽视这些小企业。

 估值相对于成长性来说并不重要,P34的例子说明从长周期角度看市盈率波动对收益率影响很小,高收益率主要是建立在业绩高增长基础上。

 事实证明关注小企业是能够换来丰厚回报的:作者在P14P15页用实际股价复合增长率证明了这一点。我的观点是:说明市场是无效的,市场对成长股的把握能力是有问题的,市场的估值水平区分度是远远不够的。

    (3)成长股投资策略

 首先采取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社会发展大趋势,然后是自下而上的4P:员工(最重要,可以看领导团队的稳定性、是否有好的销售或技术人员加入等、基层员工的面貌)、产品、潜力(是时尚还是趋势?是持续收入还是订单型?)和可预测性。

    (4)其它有意义的思想

 72法则,收益率8%72/8=9,即9年翻番。

 今天由于信息的快捷免费传递,如果模式定位准确,人们接受的速度会非常快。

 当一种新技术出现时,人们会高估其一两年的发展,但也会低估其对10年以后的影响(比而盖茨也这么说过)。

尽管每日天气难以预测,但季节的变化确是很有规律的(同理,资本市场短期波动不容易把握,但中长期趋势、即投资时钟图却显得有章可循)。

几本书:菲利普费雪《怎样选者成长股》、波特《竞争战略》、保德福特《投资新兴的成长股》。

“团体迷思”(groupthink)指一群聪明人在一起时也会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伟大的艺术品、秘方或者音乐都不是团体创造的,这没什么奇怪的,同样,我也没发现那一个出色的投资决策是由一个委员会做出的。我的观点:投资是一个人的事情,当我在和别人讨论投资方法论的时候,我发觉太痛苦了,大家的理念千差万别,有些人根本就没这么考虑过,很难有共同语言。

运作不佳的投资者会所谓组合投资以避免把所有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相反,长期有着超凡表现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会比较集中,而且他们密切关注每一只股票。成功投资成长型企业的关键之一是严格控制所投资企业的数量,套用巴菲特的话说,篮子里的鸡蛋还是少一点好,并且要密切关注它们。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增加某些股票就要卖掉其它股票。我的观点:太赞同了!其实超过10个以上的股票已经超出个人的精力,选到好企业的可能性在降低,而10个股票足以防止个股风险。

    “关注”非常重要,我不搞投资组合,我是很专一的,我认为认识到“自己不会什么都懂”,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只关注我非常熟悉的东西。我们太注意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忘了最基本的东西。要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很多人在这方面都会变得很糊涂。我这个人不太聪明,但我懂得常识,我要做的就是要尽量把事情简单化。搞投资的专业人士总是想办法把投资说得很复杂,但我发现好的投资者会让很复杂的问题看起来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