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只大牛股》读书笔记(老叶)
(2011-06-16 08:58:56)
标签:
下一只大牛股读书笔记老叶杂谈 |
分类: 商业理解与价值评判 |
华尔街一个奇怪现象是证券分析师用来评估投资机会的方法一般来说很随意。美林雷曼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吗?识别分析和推荐股票有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绝对没有!从根本上说,做证券分析的“方法”就是雇佣聪明的、有抱负的人,任它们做该做的事。有时管用,但经常不管用,市场分析师得不到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美林雷曼成为世界级公司,这和他们识别明日之星的方法一点关系都没有!总之,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了不起的投资者,你在对企业做出分析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策略。我的观点:要有自己的投资角度或者说投资理念。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来说)能够产生最可观收益的股票来自于那些能够成长为大企业的小企业,滑稽的是大型投资银行受到交易量的驱动往往忽视这些小企业。
尽管每日天气难以预测,但季节的变化确是很有规律的(同理,资本市场短期波动不容易把握,但中长期趋势、即投资时钟图却显得有章可循)。
几本书:菲利普费雪《怎样选者成长股》、波特《竞争战略》、保德福特《投资新兴的成长股》。
“团体迷思”(groupthink)指一群聪明人在一起时也会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伟大的艺术品、秘方或者音乐都不是团体创造的,这没什么奇怪的,同样,我也没发现那一个出色的投资决策是由一个委员会做出的。我的观点:投资是一个人的事情,当我在和别人讨论投资方法论的时候,我发觉太痛苦了,大家的理念千差万别,有些人根本就没这么考虑过,很难有共同语言。
运作不佳的投资者会所谓组合投资以避免把所有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相反,长期有着超凡表现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会比较集中,而且他们密切关注每一只股票。成功投资成长型企业的关键之一是严格控制所投资企业的数量,套用巴菲特的话说,篮子里的鸡蛋还是少一点好,并且要密切关注它们。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增加某些股票就要卖掉其它股票。我的观点:太赞同了!其实超过10个以上的股票已经超出个人的精力,选到好企业的可能性在降低,而10个股票足以防止个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