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常识:存货盘存方法
(2010-04-09 10:55:12)
标签:
会计常识存货盘存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杂谈 |
会计常识:存货盘存方法
一、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也称账面盘存制,就是通过设置存货明细账,对日常发生的存货数量与金额的增加或减少(金额取决于会计主体所采用的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账面上结算各项存货的结存数并定期与实际盘存数对比,确定存货盘盈盘亏的一种制度。
从加强存货的管理,提供管理所需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除特殊情况采用实地盘存制外,应尽量采用永续盘存制。
(二)公式
存货账面期末余额=存货账面期初余额+本期存货增加数-本期存货减少数
(三)特点
优点:
1、该方法通过存货的明细账记录,可随时反映某一存货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入、发出及结存的详细情况,并在数量和金额两方面对存货的管理与控制。
2、明细帐卡的结存数量,可以通过盘点与实存数量进行核对。当发生库存溢余或短缺,可以查明原因,及时纠正。此外,明细帐卡上的结存数,还可以随时与预定的最高和最低库存限额进行比较,取得库存积压或不足的资料,以便及时组织库存品的购销或处理,加速资金周转。
缺点:相对于定期存制而言,永续盘存制下存货明细账的会计核算工作量较大,尤其是月末一次结转销售成本或耗用成本时,存货结存成本及销售或耗用成本的计算工作比较集中;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将财产清查的结果同账面结存进行核对,在账实不符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账面记录进行调整。
(四)实施
1、库存品明细帐卡要按每一品种、规格设置。
2、在明细帐卡中,要登记收、发、结存数量,有的还同时登记金额。
3、在永续盘存制下,对库存品仍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实地盘点,以便核对帐存数和实存数是否相符。
二、实地盘存制度
(一)含义
(二)公式
本期减少数=账面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期末实际结存数
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期末存货=销货成本
优点:实地盘存制的优点是核算工作比较简单,工作量较小。
缺点:手续不够严密,不能通过账簿随时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结存情况,反映的数字不精确,仓库管理中尚有多发少发、物资毁损、盗窃、丢失等情况,在账面上均无反映,而全部隐藏在本期的发出数内,不利于存货的管理,也不利于监督检查。因此,实地盘存制只适应数量大、价值低、收发频繁的存货。与永续盘存制比较没有安全性。
(四)实施
1、平时只记录增加的存货,而不登记减少的存货,即“存货”账户平时保持不变,另外设“购货”账户反映当期购入的存货,同时设立“运杂费”、“购货退回与折让”和 “购货折扣”账户,
2、期末通过实地盘存得到的数量,即为期末数量,然后运用公式销售成本=账面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期末实际结存数,倒挤出销售成本。然后通过调整分录将“存货”账户调整为期末数和本期的销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