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计理论  第二讲  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发展(1)

(2010-03-03 18:24:23)
标签:

会计

理论

会计及理论发展

脉络

财经

第二讲  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发展

 

一、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一)会计发展的三时期说

1、代表人物:葛家澍

2、主要观点:会计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古代会计阶段:时间:15世纪之前

                    内容:官厅、庄园会计

                           会计和其它核算混为一体

                    特征:记录方式以文字描述为主

                           在会计观念上主体不明确

2)近代会计:时间: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

                标志:产生了借贷记账法

                特征:企业主体的观念

3)现代会计: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

                         会计操作工艺变革

                 特征:  会计方法分化

                         会计新领域不断出现

3、代表作:《会计原理教程》葛家澍、吴水澎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会计学导论》葛家澍、刘峰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二)会计发展的五阶段说

1、代表人物:阎达五

2、主要观点:

1)复式簿记的产生:时间:15世纪—19世纪20年代

                      特点:簿记阶段→记账阶段

2)簿记发展为会计:时间: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初

                      特点:会计功能的扩展,参与管理的功能逐渐出现

3)会计领域扩展:时间:20世纪初到二战前

                    特点:会计工作扩展到生产管理领域

4)会计理论形成阶段:时间: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

                        标志:会计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

5)会计管理职能转换:时间:20世纪70年代至今

                        特点:会计管理由微观向宏观领域发展

3、代表作:《会计理论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区别:葛家澍:注重方式划分

                阎达五:注重功能划分

(三)会计发展的五次革命论

1、代表人物:郭道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会计史教程》

2、主要观点:经过五次革命

1)单式记账法产生

2)复式记账法产生:13世纪(1210年)

3)会计理论形成15世纪(1494年)

4)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制度的形成:20世纪20年代到前苏联

5)会计操作技术的革命:20世纪50年代,电子技术处理

3、代表作:《会计职能论》,日本《经济学》杂志1992

(四)会计发展的其他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