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己学习和讲授会计的经验,一般会计学习有这样九个层次:
第一、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
(一)会计简史?会计是什么?会计的本质?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核算基础?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
(二)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会计账户的结构与T账户的外在表现?会计恒等式及其背后的原理?
(三)借贷记账法及其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优点及其简单应用!
这些基础知识是每一个会计初学者都必须要学习的,它是我们会计学科——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石!
一般在初学时觉得比较难理解,在学过财务会计后,再学这些知识觉得比较容易!其实,我的感受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这些知识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如果大家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将其学厚、学深、学精;则后续会计学习小菜一碟!犹如“半部论语治天下”之妙用!
第二、学习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
具体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学习该部分知识,一般需遵循“一二三”的学习技巧,一是指一个角色,即知晓自己会计角色和自己所服务的会计主体;二个思维,即双向思维,要考虑经济活动的因果关系与来龙去脉,要考虑同一经济活动对交易对方的经济影响;三个步骤,即第一要理解经济活动的内涵,因为会计作为商业语言是对经济活动的反应,知晓经济活动的内涵是会计处理的首要步骤,第二要掌握相对应的会计处理原则,选择相对应的会计账户,第三,根据会计的计量原则与记账规则,编写会计分录。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不同、确认的复杂性不同和计量的复杂性不同。
第三、学习编制财务报告
根据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核算步骤,编制财务报告是我们会计工作的最后一步。若把我们比作会计信息加工人员的话,财务报告是我们的最终产品,也是站在会计的制高点上鸟瞰会计,弥补先前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财务报告分对外与对内两种。但我们要知道编制财务报告是手段,但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此举,发现企业生产经营、历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优点,探寻企业发展放入规律!
第四、学习整体把握会计知识的能力
具体包括财务制度建设、会计、出纳、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内审等各岗位的结合,发挥会计工作1+1>2的功效!
第五、学习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综合把握会计知识的能力
利用会计信息服务企业经营、财务、管理决策的综合能力,学要将会计知识就与管理知识、战略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生产经营知识、财务知识特别是财务分析知识结合起来,从财务与业务两个大的角度利用会计信息,即基于商业逻辑的角度,利用会计信息,从而使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鲜活起来,并让各部分按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分配—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的商业逻辑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服务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从而避免财务人员进行自娱自乐的数字游戏的误区,以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应该博文明理,成为杂家!!
第六、学习利用会计信息,架通企业与金融市场桥梁的能力
充分利用金融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从而达到“借新债还旧债债债不还、拆东墙补西墙墙墙不倒”的效果,这需要财务人员成为会计、金融两方面的专家,能在金融、会计两个平台上自由行走的高级人才。
第七、学习会计方法论知识
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历史、文化、数学、物理、化学、军事、政治、法学、经济、管理等多个维度,审视会计!探寻会计发展的本质规律、促进会计思想的变革,从而促进会计学科的繁荣与昌盛!!
第八、学习会计学科的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
将会计学习与研究作为世界上最快乐的的事情,不为名、不为利,学习会计、研究会计、创新会计、欣赏会计,将会计注入自己的血液,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唯有此才能得到会计的精髓!!!
第九、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