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会计师考试备考——从高处俯视会计学习(2)
(2009-10-07 12:47:14)
标签:
会计职称会计师备考方法杂谈 |
二、知彼: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一)基于历史角度得到的考试特点
(二)基于以上特点,笔者的建议:
1、熟悉教材结构,以财务报表为框架建立会计知识的整体框架!
企业会计部分,可以进一步分成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通常为教材第一章的内容。
(2)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和会计处理。这里面有一些内容上的穿插,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可归为资产要素;债务重组、或有事项可归为负债要素;借款费用、所得税可归为费用要素。
(3)特殊业务的核算与处理。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和前期差错的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外币折算。
(4)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分独立成章,主要内容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核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第一阶段采取“遍地扫雷法”,即立足书本,适当拓展知识面,不放弃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达到对尽量结合实例每个知识点的内涵理解清楚、对可能考查的的出题形式在心中有所定位、对重难点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做一套章节配套练习,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对重难点部分、对薄弱的部分要记录在案,以便下一步有的放矢的学习!
第二阶段采取“画龙点睛法”,即突出对书中的传统的重难点内容、书中新增的知识学习,以达到将书中共性知识融会贯通、重难点知识突破、新增知识理解掌握的目标,成功将主观题的分值拿到手!
第一、以财务报表为框架,建立“宏观—微观—宏观”的学习系统,使会计学习达到宏观把握与微观处理有机结合;
更多方法,见博主的《会计思维》系列博文!
当我们进行第一阶段学习时,肯定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很正常的。在学过第一阶段之后,要进行一次系统化的总结,一旦理解了会计处理方法背后的原理、发现了不同业务会计处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律,就会感到这门课程并不是那么难,并且会感到会计实务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因此,充满信心地开始学习吧,只要我们努力了,付出了,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日昇昌与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