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京与北宋《康显侯告碑》

(2014-04-14 09:30:09)
标签:

大伾山

康显侯告碑

蔡京

王安石

司马光

分类: 读碑记

现存于河南浚县大伾山龙洞内,被誉为该山镇山之宝的康显侯告碑》,据《河南碑志叙录》等资料介绍,是由当时的浚州州学教授黄翰于宋宣和元年(1119)撰文并书丹的。然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该碑的敕文部分,当为宋朝徽宗时期太师蔡京所书。也就是说,该碑是现存为数不多的蔡京所书碑刻之一。

《康显侯告碑通高3.7米,碑版高2.7米,宽0.9米。碑由碑首、碑版、碑座三部分组成,而碑首又包括汉文篆字、草体梵文、蒙古语巴思巴文三种文字。汉文篆书为康显侯告;草体梵文为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蒙语则为大名路浚州达鲁花赤题。碑身共分六层。第一、二层为蔡京手书的敕文,三、四、五层为吏部的批示和告印,敕文和批示文均为行书,第六层则为楷书记文。敕文落款为政和八年闰九月八日”,上覆“尚书吏部之印金鉴,后有一竖排楷体字,字体虽然很小,但仍清晰可见太师鲁国公臣京免书字样。

碑身最下层的楷书记文,则详细记录了当时皇帝亲封龙洞之神为侯爵的缘由:政和八年(1118),尚书郎徐公在浚州体察民情,时值大旱,徐公率部下到龙洞祈雨。当晚,即阴云密布,大降甘霖。这一年麦秀两歧,一禾四穗获得了大收成。于是,徐公上书皇帝为龙神请封。一向信奉道教的宋徽宗欣然准奏,封大伾山龙洞之神为康显侯

据《宋史·蔡京传》载:蔡京于大观元年(1107)拜太师,政和二年(1112)徙封鲁国。由此推算,刻于宋宣和元年(1119)三月的康显侯告碑,刊刻时,蔡京已是鲁国公了。蔡京弄权误国,人品自是很低,但其书法却气势豪健,自成一格,名动当时,世所公认。书界一般认为,宋代四大书家苏、黄、米、蔡,原来即指蔡京,后来因为有人不齿于蔡京的人品,才把蔡京改成蔡襄的。

据史料记载,蔡京是个首鼠两端的小人。早年他追随司马光向王安石的新法反攻倒算,可谓雷厉风行,受到称赞;后来有个叫章惇的人恢复了新法,蔡京又转而依附章惇。被贬后,他与权臣童贯勾结,以自己所画屏风、扇子等物进献给宋徽宗;掌权后,命朱勔从全国各地收罗各种花石树木运往京师,供宋徽宗赏玩,是谓“花石纲”。据说,仅运“花石纲”的船只所使用的役夫,就多达几千人,而一船“花石纲”所需费用竟高达30万贯钱。《宋史》说蔡京 “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输货僮隶(贿赂者)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天下人无不为未能将其绳之以法、杀头弃市而感到不解恨。关于蔡京的死,王明清在《挥尘后录》中写道:“初,元长(蔡京字)之窜也,道中市(购买)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据说,蔡京在被流放之前,曾准备有满满一车搜刮来的金银财宝,以为钱能通神。可是在上路之后,蔡京发现一向惟利是图的商人,一个个都变成了舍生取义的君子:凡知其身份者,开旅舍的不给他开房,开饭店的不对他营业,开小商品杂货店的,不卖给他食品。以至于从开封到长沙,蔡京走得非常狼狈。到长沙后,蔡京无处安歇,只好住到城南的破庙里。由于饥寒交迫,病困交加,其生命最后就终止在这里。

其实,发现《康显侯告碑》上的敕文部分当为蔡京所书,应归功于一个叫刘会喜的人。2004年正月浚县大伾山庙会期间,身为浚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的刘会喜在陪客人参观康显侯告碑时,对…………”这几个字就发生了兴趣。由是产生了这个太史鲁国公是不是蔡京的设问?他当时也不敢肯定,因为此前所有的资料均显示,该碑为黄翰撰文并书丹的。陪客人参观结束后,刘会喜向当时的县旅游局副局长张富民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在张富民的带领下,文物局工作人员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通过仔细核对认为,康显侯告碑敕文后小字当为太师鲁国公臣京免书

通查有关典籍,如《宋史·蔡京传》载:蔡京于大观元年(1107)拜太师,政和二年(1112)徙封鲁国。至政和八年,蔡京这两个封号都没有变化。所以,此处太师鲁国公臣京应是蔡京无疑。至于为何不署姓,这可能是当时的书写习惯。比如该碑的第三、四、五栏有许多签名,如门下侍郎时中尚书右丞致虚,也是只有官衔及名而不署姓的。时中为白时中,致虚当为范致虚,均未署姓。宣和三年,蔡京在嵩山所题面壁之塔摩崖落款署的也是太师鲁国公京。张富民等认为,此碑敕文、记文两部分书体风格迥异,敕文显然是按敕告原样分五段复制的,均为蔡京书写。第六栏记文当为宣和元年(1119)立碑时,浚州州学教授黄翰撰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