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唐舞马会衔杯

(2011-06-26 06:24:04)
标签:

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乱

舞马表演

舞马衔杯

杂谈

分类: 收藏趣事

舞马,顾名思义是指会跳舞的马。史书上关于舞马的记载不多,最早见于三国的曹魏。可到了唐代,舞马则着实风光了一把。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最热衷于舞马表演的大唐皇帝。传说中,他在位时不仅养舞马最多,高峰时曾养了四百匹舞马,而且有一次,他得到一匹从塞外来的良马,欢喜非常,竟亲自着手培训。据说,每年的千秋节(即唐玄宗的生日),宫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舞马表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至于舞马表演的盛况,在唐玄宗身边做过丞相的张说曾这样写道:“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既能乖巧地跪拜祝寿,又能醉酒矫作憨态,舞马表演自然赢得了唐玄宗的欢心。不过,由于舞马表演仅局限于宫中,当时的一般官员和百姓,是与此无缘的。也就是说,舞马的表演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们,舞马表演的节目主要表演给皇帝老儿看的。

唐代的百姓没福气看舞马表演,可今天的人们却能有幸窥其一斑。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在我国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里出土的大批文物中,就有一件鎏金纹银壶,上面刻画有十分精彩的“舞马衔杯”图案。这是当今惟一能确证舞马曾经存在的图像资料。

这件“舞马衔杯”纹银壶形制较为特别,皮囊形式,通高14.8厘米,壶上方一端开有竖筒形小口,极像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这也可能与唐代舞马多来自塞外有关。壶的提梁和盖是鎏金的,两幅形象相同的“舞马衔杯”纹也是鎏金的,分别装饰在银壶腹部的两个侧面上。“舞马衔杯”纹是以模压和锤揲的方法制成的,凸出壶腹的表面,极具立体感。欣赏这匹舞马,但见它鬃飞尾扬,缨飘眼迷,正舞得兴起时,突然做出了“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的动作。虽然今天的人们不能亲眼目睹舞马“垂头掉尾醉如泥”的怩态,也听不到舞马表演时的华音妙乐,但我们可以通过“舞马衔杯”,去想象唐玄宗及臣工们开怀大笑的情景,去感受大唐宫廷庆典的盛大气象。

正是由于舞马表演是脱离民间的乐舞,仅仅是皇帝老儿的开心果,这注定它的命运必定和大唐皇族同沉浮。在唐玄宗统治的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慌忙逃窜,都城长安失陷,宫廷里的舞马随之失散。传说安禄山曾得到几匹舞马,安禄山败亡后,这些舞马便混入其部下田承嗣军营的战马中。一天,田承嗣宴请诸将,舞马听到乐曲,便随之而舞。一士兵见状马上报告给田承嗣,田承嗣和部将们均不知原委,以为是妖孽作祟,遂命人将之打死。从此,舞马表演的历史戛然而止,再也没有了下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