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滔滔隆子河

标签:
杂谈隆子县朗宗老人谭弘发隆子河 |
分类: 美丽的中国 |
部分照片由网名叫老藏兵的战友提供,部分来自网络,在此表示谢意!



1.隆子河,又称雄曲,是一条不大的古老河流,你从措美县的荒原和雪山走来,全长250公里,带着冬的温度和雪的纯净。你走过四季,冬春季节,你安详地,悄无声息地在隆子河谷中,在卵石间静静地流淌,偶尔也会发出欢快地呤唱;夏秋季节,洪水肆虐,你从上游奔腾而下,像脱缰的野马,冲毁堤垸和农田,咆哮着、怒吼着;上游,你有宽广的胸怀,收纳了许多小的支流,使这里河床宽,河滩多并形成许多滩涂之地,农耕文化在这里一代代传承;下游,河床变窄,你穿越深山峡谷,形成湍急的河流,经列麦乡到三安曲林、玉麦乡流向藏南。隆子河,你是隆子人民的母亲河,养育了这里一代又一代各族人民。在隆子河的支流上已建起十五座小水电站,年产电能4750千瓦,全县68%的人口已用上了电。




2.大林卡,我梦中的林卡,我常常想起你,梦见你,可是不能见到你。你是那样的亲切,而又是那样遥不可及。你是隆子河谷的一抹绿色,呵护着依偎在你身旁的军营。在你的荫翳下我站岗、放哨、训练、劳作。一干就是六年。这是一片不大的古沙棘林,受风沙日夜侵袭和部分人为的毁损,林卡越来越小。有诗为证:马踏冰河西风冷,飞沙走石天地昏,呼啦啦摧枯拉朽,营部厨顶被掀,锅碗瓢勺满地滚。环境已经极其恶劣。你曾经在这里孤独地守望着这片土地,你是绿色希望的种子,你的存在证明这里是能够种树的。1964年,隆子县新巴乡乡长朗宗老人带领群众植树造林60亩,第二片沙棘林出现了。1995至2004年,县里开展了十年植树造林活动。造林1.2万亩。将步兵营、生产营、扎古坝、天嘎坝、娘嘎坝、堂东坝、加咯坝等七个林卡连接起来。2005年开始,援藏县委书记谭弘发带领乡亲们找水打井成功,三年挖坑三百万,滴灌植树三百万棵。植树八万亩。现在种树种草,树草结合,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牛羊肥壮,青稞飘香。植树造林已经40万亩了,隆子的生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下图为步兵营解放军正在演出。


3.县城与县医院。提到隆子县城,我们想到她1972年之前的样子。那时她位于喇嘛庙下,隆子河上游的河畔。几间房子在一起就是县城了。1972年搬到新巴乡,就是现在的县城位置。由于没有过去的照片,过去的县城只有靠回忆了。一条土马路,一旁建着县医院、百货公司、新华书店等。马路的西头是县人武部中队,附近有县机关及招待所等。解放军看露天电影就在招待所后面广场上进行。县里没有大礼堂、电影院等文化设施。上图是过去的县医院,当时妻子下乡到隆子照了这张照片。下图是现在县医院。医护人员四十多人,多为湖南医疗队队员。

4.新巴乡与隆子镇。我第一次走进新巴乡是1971年某天,李医生带我骑马出诊,顺便拜访县委副书记兼新巴乡党支部书记,一位三十几岁藏族女士。1977年,她升任山南地委副书记,我们在泽当还再次见过面。那时乡政府由三个藏式平房组成。三个房子成⼐型排列,前面的缺口由一堵墙加一个大门封闭,锁上大门里面就十分安全了。新县城搬来后,新巴乡人口逐渐增加,现在叫隆子镇,全镇人口八千多人。是县里的大镇,占全县三万多人口的四分之一强。上图是隆子镇人民武装部就是过去新巴乡政府所在地。










5.隆子新城。从上面的图片中你可以看到,隆子面貌翻天覆地。隆子县城位于绿树绿草之中,后面的荒山也开始染绿。马路宽阔平坦,斑马线清晰。路灯整齐排列。楼宇洁白,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漂亮而生机勃勃。常德广场,隆子县影剧院,县中学,隆子镇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资源很丰富。各种商店、旅店、宾馆鳞次栉比。有各种蔬菜、水果出售,商品琳琅满目。2017年商品零售总额据说100多亿。幸福生活不会从天降,是靠干出来的。下图为县委一班人正在开会谋划隆子的未来。




前一篇:战友,祝你生日快乐!
后一篇:兵车行青藏线(1)-初识青藏线